梅蘭芳珍貴照片
電影《梅蘭芳》的上映,使我想起了梅蘭芳1934年在當時的河南首府開封的一次賑災義演,此事至今傳為美談。
1934年,黃河泛濫,給河南人民帶來嚴重的災難,當時的報刊記載為“災情奇重,民不聊生”。為了給受災最嚴重的滑縣人民捐款,當時的省政府主席劉峙特命鄭劍西、周寒僧兩位文壇名士赴滬,邀梅蘭芳先生來豫舉行賑災義演。當時梅蘭芳剛剛旅美演出歸來不久,又接到蘇聯(lián)的邀請,即將赴蘇及歐洲的意、德、英、荷、法、比諸國演出。但梅蘭芳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來自河南災區(qū)的邀請,并擬于從6月23日起義演三天。消息傳到河南,當時的省政府非常重視,特別成立了“河南賑災游藝會”,并命當時河南賑災委員會主任杜扶東兼任游藝會主任。開封的民眾奔走相告,戲迷們更是欣喜若狂。以《河南民報》為首的十數(shù)家報刊提前發(fā)了消息報道,往返于鄭州、商丘的火車也準備每天增加兩次專列,運送來往觀劇的觀眾!睹駡蟆窂牧x演的前一天起,每天都刊登劇目預告、劇情說明、全部唱詞以及評介文章。據(jù)當時開封教育實驗區(qū)印發(fā)的馬靈泉所著《相國寺》記載:梅先生的演出“轟動開封全城民眾,竟有人借債購票往觀。人民會場前人山人海,仰首翹足,爭看梅郎下裝之儀容,頗極一時之盛”。在梅蘭芳抵汴以前,劇場池座甲等票被搶購一空,劇院只好登報聲明增設(shè)座位。
1934年7月3日《河南民報》登載的梅蘭芳在汴演出的海報
梅蘭芳是6月21日上午8時許抵汴的,隨他一同來的有頭牌老生王又宸、著名小生姜妙香、花臉劉連榮、武旦朱桂芳以及姚玉芙、魏蓮芳、陳月梅、李非書、王少亭、苗勝春、王鳳歧等菊壇名流,琴師是兩位著名京胡演奏家徐蘭沅和王少卿。賑災游藝會的全體人員均到車站迎接,從車站到梅蘭芳下榻的“黨政軍聯(lián)歡社”的街道兩旁,站滿了民眾,堪稱萬人空巷,夾道歡迎,不啻歡迎一位總統(tǒng)的駕臨。梅蘭芳在“黨政軍聯(lián)歡社”下榻,其他藝員分居在“華安”、“河南”兩家最大的旅館。從當日下午2時的記者招待會開始,直至23日晚7時的首場演出,梅蘭芳十分繁忙。招待會開得很隆重,梅蘭芳在會上講述了旅美演出情況,并做了《戲劇與中州之關(guān)系》的專題發(fā)言。報刊評價這次講話“中多客氣語”,可以窺出梅蘭芳的謙遜之風。他在會上表示,此次演出“愿盡義務,不收包銀”。晚上,他又親臨人民會場視察了一周,對燈光布置和桌椅的陳列做了改進。翌日中午,省政府主席劉峙在禹王臺花園設(shè)宴款待了梅蘭芳、王又宸二位臺柱和由上海巨紳黃金榮專門派遣護送梅蘭芳赴汴的徐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