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汴梁的雜劇藝術(shù)
http://www.b6man.com 2009-12-31 來源:大河報 點擊:次
宋雜劇話本兒,流傳至今的傳統(tǒng)劇目有《目連救母》、《蘭陵王》等!赌窟B救母》作為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的應(yīng)時應(yīng)景劇目,各個雜劇團體自過了七夕就在勾欄瓦肆爭相演出,直至七月十五,觀者增倍,盛況空前。
宋雜劇角色有行當(dāng)之分,呈程式化表演。演出一般由四五人參加,其角色主要有5種:末泥色(主持或主演)、引戲色(事前準(zhǔn)備或交代者)、裝孤色(即裝作官員或嘲諷對象)、副凈色(扮演某個人物者)、副末色(多扮演反面人物)。其表演分為三部分,即艷段、正雜劇、雜扮三個程式。艷段是雜劇的開頭部分,一般由引戲出場,表演一段大家熟知的內(nèi)容;正雜劇是雜劇的主要部分,一般有兩個演員分別裝扮角色,共同表演一段故事;雜扮為雜劇的結(jié)尾部分,演出者多扮成農(nóng)村老頭形象,表演以滑稽幽默插科打諢逗樂為主!稏|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生動記述了一出雜劇的演出過程“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于樓下……有一裝田舍兒者入場,念誦言語訖,有一裝村婦人者入場,與村夫相值,各持棒杖,互相擊觸,如相毆態(tài)。其村夫者以杖背村婦出場畢,后部樂作,諸軍繳隊,雜劇一段”。河南博物院珍藏一組磚雕,人物造型生動,栩栩如生,是宋雜劇角色的生動寫照。
宋雜劇有知名度頗高的名伶,著名的演員有“小唱李師師、徐婆惜、封宜奴、孫三四等……嘌唱弟子張七七、王京奴、左小四、安娘、毛團”等(《東京夢華錄·卷五》)。
汴梁城內(nèi)勾欄瓦肆的大量出現(xiàn),使戲曲演出有了相對固定的場所。從《東京夢華錄》中我們可以統(tǒng)計出城內(nèi)有“瓦子”3處,大小“勾欄”50余座,最大的甚至能容數(shù)千人。
北宋皇帝喜歡戲曲,對戲曲的發(fā)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宮中專設(shè)“云韶部”,專司戲曲和歌舞演出。每逢重大節(jié)日,如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陽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春節(jié)等,皇帝親率文武百官觀看“百戲”演出。尤以元宵節(jié)為最盛:世人齊集御街“兩廊下奇術(shù)異能,歌舞百戲,粼粼相切,樂聲嘈雜十余里……”“諸門皆有官中樂棚,萬街千巷盡皆繁盛浩鬧。每一坊巷口,無樂棚去處,多設(shè)小影戲棚子,以防本巷小兒相失,以引聚之……滿路行歌,萬戶千門,笙簧未徹”。(《東京夢華錄·卷六》)
作者:郭桂蘭
(責(zé)任編輯:韶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
相關(guān)新聞
- 千古之謎破解:曹操高陵在安陽 2009-12-28 8:55:59
- 北宋時京城開封的冬至習(xí)俗 2009-12-23 14:38:27
- 河西袁村祭火神的“吊掛會” 2009-12-18 10:17:57
- 開封“耳朵眼胡同”:趙匡胤曾避難于此 2009-12-16 9:54:11
- 河南中牟有堯祠廟 2009-12-14 11:06:57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