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民間有制作馓子的傳統(tǒng),也是人們喜愛的一種傳統(tǒng)小吃。
油馓子的制作。首先兌清水和花椒煮開,撈去花椒,留花椒水待用:再取七五粉,按一定比例加清油、花椒水、和好,反復(fù)搋揉,切成十小塊,分別揉成面團備用;鍋中放油,燒至八成熱,取面團一塊,壓成圓餅,從中捅一洞,先拉長,搓成筷子粗細(xì)的圓長條,盤數(shù)層拉細(xì),將長筷子穿入掛好撐開,一端入油稍炸,起小泡后提出;將另一端如法炸制。再將中段入油,手持筷子來回擺動,稍炸,再全部入油,把兩根筷子錯開合起來,抽出筷子,用筷子攏住,使其不分開。炸至呈金黃色時撈出,擺置大圓盤中,圍擺成高高的多層圓柱形,形狀美面、渾厚、生動。
小時候,每到過年,都會提個方便袋,裝上好幾大把撒子,走街串巷,邊走邊嚼。當(dāng)然我最鐘愛的吃法,還是泡在肉湯或是面條里,等它們變軟了再吃。
馓子,是我國一種古老的食品。以糯米粉或是面粉搓成細(xì)繩,挽曲如環(huán),入油鍋炸成金黃色,香酥無比,為南北之通食。《名義考》云:“繩而食之,曰環(huán)餅,又曰寒具,即今馓子。”俗語有"點心香,月餅美,回回的馓子甜又脆"一說。
馓子制作步驟:
1、將面粉放入盆內(nèi),兌入約250毫升溫水(天熱可用涼水),雞蛋1個,鹽12克,同時放入,待鹽溶化后,用手把面抄勻,再用手把面扎成柔軟光滑有筋力的面團,蓋上濕布餳20分鐘
2、案子上抹些油,把面放在案子上,在面皮上再抹一層油,用水搓成筷子樣粗細(xì)的長條,分層盤入盆內(nèi)。層層都要刷油,從頭到尾搓成一根
3、將面條的一頭夾在左手的虎口處,用右手捋住面條,往左手并排伸出的4個指頭上纏9-10圈,再取一雙筷子,撐在纏好的面條圈套內(nèi),用雙手拿住兩頭,往外抽至20厘米左右長,投入七成熱的油鍋中,剛一見熱,立即將一頭扭一個半劑,然后抽出筷子,在油鍋中炸至定型,成柿黃色撈出即成.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fù)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