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之宗”話梨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4/11/13 8:35:46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diǎn)擊次數(shù):
秋天是瓜果飄香的季節(jié)。一天早上在菜市場,我看到一車車賣水果的比比皆是,只見黃澄澄的秋梨也有賣的了,還見到了蘋果梨。
說起梨,首先就想到了開封林場的梨。每到春季,千畝梨園,梨花綻放,為春天增添靚麗的風(fēng)景。梨花朵朵,引來不少人到林場賞花留影。梨花,其素淡的芳姿及淡雅的清香博得歷代詩人的推崇。“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梨花在詩人的眼里,因境而別,渲染著詩人的情感表白。到了金秋時節(jié),一眼望不到邊的林場,碩大的黃梨掛滿了枝頭,分外喜人,讓人看到就會勾起想吃的欲望。
記得小時候,在開封鄉(xiāng)下的老家,因?yàn)槲覀兇迨堑咀臃N植區(qū),很少種植果樹,那時很少能見到梨樹。秋天之后,我們才會在村里見到從黃河北邊來的商販,騎著自行車帶兩筐梨,吆喝著賣。我們見此饞得不得了,纏著家人買梨吃,偶爾會得到滿足。如今30多年過去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現(xiàn)在水果的種類也多了,人們可根據(jù)需求和愛好滿足自己的口福。
梨,又名快果、蜜父、玉乳,梨因其鮮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被稱為“天然礦泉水”,自古就被尊為“百果之宗”。早在《詩經(jīng)》中,就有關(guān)于梨的記載,那時稱梨為“甘棠”等,F(xiàn)在梨的品種很多,鴨梨、黃花梨、金花梨、雪花梨、秋白梨、蘋果梨、黃冠梨、青花梨、蜜雪梨等。秋梨酸甜適口,汁多爽脆,醇香怡人。楊萬里在《詠梨》中,謂其“骨里馨香衣不隔,胸中冰雪齒偏知。賣漿碎搗瓊為汁,解甲方憐玉作肌”。除鮮食外,它還可以加工制造成梨酒、梨膏、梨脯和梨罐頭等。
《本草綱目》上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藥用能治風(fēng)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明,梨性味甘涼,入肺胃經(jīng),確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yǎng)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xiàn)的咽喉干、癢、痛、音啞、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好療效;颊叱岳,可以生津解渴、潤肺去燥、清熱降火、止咳化痰,對恢復(fù)健康大有裨益。專業(yè)人士介紹,梨的不同食用方法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功效,將梨煮熟或蒸熟吃,如冰糖蒸梨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作用,對痛風(fēng)病、風(fēng)濕病及關(guān)節(jié)炎有防治功效,同時對治療肺熱咳嗽和喉嚨痛等效果更佳。聞名中外的梨膏糖,就是用梨加蜂蜜熬制的,對患肺熱久咳的病人有明顯療效。
醫(yī)生特別提醒,梨雖然是佳果,但由于其性質(zhì)偏寒,也不宜多食,風(fēng)寒咳嗽、慢性腸炎、胃寒病、糖尿病患者以及產(chǎn)婦都應(yīng)忌食生梨,必須隔水蒸過,或煮湯。血虛、畏寒、手腳發(fā)涼的人也不可多吃梨,以防濕寒癥狀加重。
以下疾病用梨之驗(yàn)方治療,效果均較明顯。
秋燥咳嗽: 大鴨梨一個,川貝母末3克,冰糖9克。將梨去核,把川貝母末、冰糖納入,封口,紙裹,煨熟,每日一次,連服5~7天。外感風(fēng)寒咳嗽: 雪梨一個,去核。用麻黃1克,插在梨的周圍如刺猬狀,蒸熟后去掉麻黃,吃梨,喝湯,每日一個,連服3天。肺熱失音: 雪梨搗汁,慢慢含咽,日服3~4次,連服5天。慢性支氣管炎: 大鴨梨一個,百合9克,白糖9克。以上混合蒸兩小時,冷后服用。此為一日量,分早、晚兩次食用,連用7~10天。慢性咽炎: 大雪梨一個,去皮切碎,用冰糖腌漬半小時,再加搗破的青果兩枚,沖入開水,冷卻后當(dāng)茶緩慢咽服,每日一劑。連用7~10天。
(作者: 責(zé)任編輯:高曉婷)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