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記者從河南省曲藝家協會獲悉,“河南省曲藝之鄉”再添新軍,方城縣獲此殊榮。
為推動我省曲藝事業持續繁榮發展,3月13日至15日,河南省曲藝家協會組織專家考察團前往方城,對方城申報“河南省曲藝之鄉”進行現場考察。這是繼2021年河南省曲藝家協會赴泌陽考察授牌后第二次進行“河南省曲藝之鄉”申報考察。
考察團深入方城博望、柳河、楊集等鄉鎮的曲藝創演基地、文化社區、旅游景區及文化館、博物館等單位,深入考察方城曲藝事業傳承、創作和傳播情況。之后,考察團聽取了方城縣申報“河南省曲藝之鄉”的籌備情況。
方城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三弦書曲種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是大調曲子、鼓兒哼等曲種的主要流傳區域之一。早在20世紀60年代,方城的裴長義、裴長壽兄弟就代表河南參加全國曲藝會演,受到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新時代以來,在方城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方城的曲藝事業蓬勃發展,佳作不斷,人才輩出,30多個文藝團體遍布城鄉,出現了四代同唱曲藝的動人場面。 考察團認為,方城是一片文化的沃土,一片創作的熱土。曲藝在這片土地上根基深厚,茁壯成長,蔚然成林,同意授予方城縣“河南省曲藝之鄉”榮譽稱號。同時,還舉辦了“第八屆河南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胡希華,曲藝表演藝術家范軍、白軍宣等登臺獻藝,為方城人民奉上一臺藝術的盛宴。
為繁榮我省曲藝創作,本次考察還組織我省優秀曲藝創作人員進行集體采風活動。采風團先后赴方城博望三國文化遺址、黃金梨示范基地、空軍英雄杜鳳瑞紀念館、紅二十五軍獨樹鎮戰斗遺址紀念館、七峰山紅色教育基地等,獲取了寶貴的創作素材。河南省曲協在4A級景區七峰山設立了河南省曲藝創作基地,為全省的曲藝創作搭建平臺,推進我省文旅文創事業的深度融合發展。
據悉,河南省曲藝家協會將繼續開展“河南省曲藝之鄉”申報命名活動,促進曲藝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文旅文創深度融合相協調、與美麗鄉村建設相協調,為我省曲藝事業營造出既見樹木又見森林的良好發展生態,為河南建設文化強省、促進中原更加出彩而貢獻曲藝的力量。
有關時光旅行的故事,總能引發人們津…[詳情]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