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組織媒體智庫峰會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作為峰會的重要活動之一,23日,來自上合組織國家的19位嘉賓走進三門峽市澠池縣,圍繞“和合仰韶·美好家園”主題,實地探訪仰韶仙門山景區、仰韶文化博物館、河南仰韶酒業有限公司及仰韶生態釀酒園等地,通過沉浸式體驗,感受仰韶文化的悠久歷史與創新發展。
在仰韶仙門山景區,丹霞地貌與仰韶文化元素巧妙融合,形成獨特景觀。解說員向嘉賓介紹:“酒的精華在于儲藏,而儲藏的精妙,關鍵在于陶壇。陶壇是7000年前仰韶先民智慧的結晶。”印度智庫主席羅賓德·薩奇德夫(Robinder Nath Sachdev)品嘗仰韶酒后贊嘆:“這里的釀酒歷史令人驚嘆。”塔吉克斯坦通訊社部門主管萊洛·卡西莫娃(Lailo Kasimova)則對陶壇藏酒方式印象深刻,她從未想過在中國會看到這樣一個巨大的造酒廠,這里藏酒的容器非常特別,都是用陶壇。
澠池縣是聞名遐邇的仰韶文化承載地。1921年,仰韶村遺址的首次發掘,命名了中國第一個考古學文化:仰韶文化,標志著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在仰韶文化博物館,嘉賓們被珍貴的彩陶文物深深吸引。據館長方豐章介紹,遺址的發掘證實了5000至7000年前人類在此繁衍生息的歷史。國家一級文物月牙紋彩陶罐靜靜陳列,其紅褐色陶身與白衣黑彩的月牙紋飾,展現了遠古先民的智慧與藝術。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學術負責人亞歷山大·盧金(Alexander Lukin)感慨道:“從上大學起,我就期待來中國。這次能夠實地感受古老文明,感覺非常高興。”
河南仰韶酒業有限公司的世界酒史館、智能釀造車間和智能包裝車間,向嘉賓展示了中國酒文化的千年傳承與科技融合。世界酒史館館長張陽講解道:“7000多年傳承下來的糧食釀酒技藝,體現了中國古代先民的智慧。”柬埔寨新聞社英文新聞部副主任奧姆·索帕(Oum Sophat)對精美的瓶裝酒贊不絕口,如果能找到合適的運輸方式,他愿意帶回去給家人嘗嘗。文創體驗區更是成為嘉賓們的互動亮點。彩陶制作、紋飾繪制、剪紙和扎染等活動,讓他們親身感受了傳統技藝的魅力。亞美尼亞總理辦公廳公共關系和信息中心主任高級顧問古哈爾·霍夫漢尼斯揚(Gohar Hovhannisyan)被國風團扇吸引,選購一把水墨刺繡團扇留念:“這把扇子讓我的中國之行更有意義。” 參訪結束后,嘉賓們高度評價此次活動。土耳其安卡拉全球咨詢集團主席侯賽因·巴哲(Huseyin Bagci)表示:“活動將各國人士聚集在一起,每個角落都讓我學到新知識。”
作為“世界美酒特色產區”,澠池縣正以仰韶酒業為龍頭,推動現代食品產業體系發展,實現從資源型城市向創新型城市的蝶變。此次參訪不僅展現了仰韶文化的深厚底蘊,更彰顯了中國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融合的創新活力,為上合組織國家間的文化交流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