嫘祖,一作“累祖”,姓方雷,名祖,西陵氏之女,又傳生于大梁(今開封),黃帝軒轅氏的元妃,養(yǎng)蠶治絲方法的創(chuàng)造者。她生了玄器、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為妻,生高陽,繼承天下,這就是五帝中的“顓頊帝”。嫘祖是中國的蠶神、紡織神、婚姻神、旅游神。
《史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北周以后被祀為“先蠶”(蠶神)。唐代著名韜略家、《長短經(jīng)》作者、大詩人李白的老師趙蕤所題《嫘祖圣地》碑文稱:“嫘祖首創(chuàng)種桑養(yǎng)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諫諍黃帝,旨定農(nóng)桑,法制衣裳,興嫁娶,尚禮儀,架宮室,奠國基,統(tǒng)一中原,弼政之功,歿世不忘。是以尊為先蠶。”
《世本》上說:“黃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纍祖,生青陽及昌意。”郝懿行說:“雷,姓也;祖,名也。西陵氏姓方雷,故《晉語》云:‘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大戴禮·帝系篇》作“嫘祖”!堵肥·后紀五》云,黃帝“元妃西陵氏曰儽祖,以其始蠶,故又曰先蠶。”張君房《云笈七簽·軒轅本紀》:“帝周游行時,元妃嫘祖死于道,帝祭之以為祖神。”
劉恕《通鑒外記》亦曰:“西陵氏之女嫘祖,為帝元妃,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后世祀為先蠶。”《集說詮真》曰:“為蠶祈福,謂之先蠶。”據(jù)劉昭注引《漢舊儀》曰:“春蠶生而皇后親桑于菀中。今蠶神曰菀窳婦人、寓氏公主,凡二神。”北齊始祀黃帝元妃嫘祖為先蠶神,以與婦女相合。嗣后道教、民間皆以其為蠶神,奉祀至今。如今在四川省鹽亭縣建有供奉嫘祖的祖廟,據(jù)說崇奉的人特別多,香火尤盛。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經(jīng)有蠶、桑、絲、帛等文字,表明當時的蠶桑絲織業(yè)已經(jīng)很普遍。河南安陽大司空村和山東益都蘇埠屯商代大墓中均出土玉蠶。殷墟出土的青銅器上常常發(fā)現(xiàn)有細密的平紋絹和菱形圖案織物的印痕。殷商以前,中國的先民們利用自然界生長的桑樹資源養(yǎng)蠶,利用蠶絲織綢,但數(shù)量甚少。
新鄭自古有養(yǎng)蠶的歷史。春秋時期,這里漫山遍野都是桑樹。鄭國的三位大夫因為祭祀山神毀了桑林,被鄭相子產(chǎn)罷免官職,奪去封邑。在新鄭北關故宮遺址附近,有目前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繅絲遺址。
嫘祖紀念地有:具茨山風后嶺東麓半山腰的嫘祖娘娘洞、辛店鎮(zhèn)西的嫘祖嫫母廟、新鄭市區(qū)的黃帝故里嫘祖殿等。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