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濤和他的翰園夢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6/17 9:44:03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在古城開封的西北隅,座落著這樣一個園林,它不僅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更是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集詩、書、畫、印于大成的文化藝術(shù)寶庫。這就是國家AAAA級景區(qū)中國翰園碑林,時間倒退30年,這一切僅僅是翰園碑林創(chuàng)建人“文化愚公”李公濤先生的一個翰園夢。
1984年11月,《開封日報》開展了重建歷史名城,發(fā)展旅游事業(yè)的討論。李公濤忽然萌生了一個念頭,建立一座翰園碑林,既能為歷史名城增輝添景,又能把現(xiàn)代書法家的墨寶長期保存,流傳后代。至此,李公濤歷盡三十年的圓夢路就這樣開始了。
為了翰園夢,他傾其余生,傾盡家產(chǎn),帶領(lǐng)全家省吃儉用,過著非常儉樸的生活。他教育家人說:“事業(yè)要向前看,生活要向后看。”并約法三章:在碑林建成之前,不買高檔家具;不穿高檔衣服;不在銀行存一分錢。
為了翰園夢,他艱苦奮斗,知難而上,栽一棵樹并不難,難的是改變荒山成綠洲;吃一天苦并不難,難的是帶動全家自愿放棄富裕生活;短時間奔波在外并不難,難的是告別舒適悠閑的環(huán)境年復(fù)一年地堅持下去,為建設(shè)碑林,他就這樣二十年如一日艱苦奮斗。
為了翰園夢,他矢志追求,自強不息,在碑林創(chuàng)建初期,碑刻速度比預(yù)想的快,一千塊,兩千塊……,刻好的石碑擠滿了庭院,擺滿了兒子辦的工藝美術(shù)廠大院。而此時,碑林地址尚未確定,心急如焚的李公濤不顧天寒地凍,風雪交加,逐個拜訪有關(guān)部門征求意見。一次回來,走到東方電影院門前時,他摔倒在積滿冰雪的路上,頓時失去知覺。后來回到家中,他臉部青腫,嘴角血跡斑斑,老伴、兒子、兒媳失聲痛哭。李公濤把建設(shè)碑林看成是自己的事業(yè),看成是他和家人的人生歸宿。
為了翰園夢,他立下“為繼承發(fā)揚祖國傳統(tǒng)文化,振興民族精神,誓在七朝古都開封,興建一座與西安曲阜碑林相媲美的,具有旅游價值的碑林,把現(xiàn)代書法精萃流傳后世,以愚公精神世世代代刻碑不止,我倒下由弟弟與子孫接著干,只許投入,不許索取,迎難而上,百折不回,直至碑林建成無償交給國家為止,碑林有了收入,李家子子孫孫不能從碑林牟取一分錢的利益,特作家訓刻于石,囑兒孫共遵之”的家訓碑,并以家訓碑所著內(nèi)容嚴格要求自己和家人。
30年過去了,李公濤的翰園夢早已成真,現(xiàn)在的中國翰園在李家二代人30年的艱苦奮斗下,已經(jīng)建設(shè)成為一座舉世矚目的民辦碑林、是留給后世之人的文化藝術(shù)寶庫,而他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公濤精神”更是留給千千萬萬炎黃子孫的一座精神文明豐碑,將在歷史長河中百世流芳!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