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風流拔等倫, 百花低首拜芳塵。 畫欄繡幄圍紅玉,云錦霞裳踏翠公式(yīn)。天上有香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李孝先《牡丹》
古代詩人留下了許多贊美牡丹的詩篇。元代詩人李孝先,在《牡丹》一詩中表達了對牡丹的喜愛——“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天上有香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簡直將牡丹捧到了天上。“富貴風流”指牡丹的姿態(tài),“百花低首”指牡丹的地位。
李孝先不僅贊美牡丹,還向種植牡丹的花工表達了敬意:“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花工花費數(shù)年甚至數(shù)十年的時間培育出牡丹名品,才能讓人欣賞到名花之美。李孝先所在的元代,是牡丹發(fā)展的低潮期。當時的洛陽,人們能見到的牡丹好品種屈指可數(shù),重瓣牡丹更是難得一見。
據(jù)元代文學(xué)家姚燧所寫《序牡丹》一文可知,在30年的時間里,姚燧在中原地區(qū)所見到的牡丹僅有百余株,可見戰(zhàn)亂對牡丹的摧殘程度。姚燧記述:從洛陽到長安,從南陽到元大都(今北京),他見到的牡丹不過紅、紫、白、碧幾種而已。
然而,這并不能阻止元代人對牡丹的喜愛。金末元初的著名詩人、作家元好問,也和李孝先一樣對牡丹非常熱愛。元好問在《蘭文仲郎中見過》一詩中云:“水碧金膏步兵酒,天香國色洛陽花。”此處的步兵,指的是曾任步兵校尉的阮籍。洛陽花,即指洛陽牡丹。
從現(xiàn)有資料可知,李孝先,溫州人,從小博學(xué)善思,曾隱居雁蕩山五峰下,自號“五峰狂客”。他著有《五峰集》二十卷,今存十一卷。李孝先以《牡丹》一詩留名后世,我們得以通過這首詩來欣賞元代的牡丹風韻。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