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臣薛居正:才華橫溢 治學嚴謹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7/31 9:02:53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舊五代史》編成后,受到文人和史家的重視。司馬光修《資治通鑒》以及后來胡三省撰《通鑒注》,皆從中取材。北宋文壇名家沈括、洪邁等人的著作也多加援引。因為修訂此書時,南方諸國還存在,許多參與編書的人對南方史事更為熟悉,因而更多編進了有關(guān)十國的第一手資料。直到明清之際,史家吳任臣撰《十國春秋》時,曾向當時的著名思想家黃宗羲借過《舊五代史》,這說明在《舊五代史》里包含著許多南方十國的可貴資料。
修訂一部史書,僅用了短短一年半的時間,薛居正憑著自己的才華,奠定了他在宋太祖心中的地位。公元975年,宋太祖經(jīng)過杯酒釋兵權(quán)等一系列的舉措,把政局調(diào)整得十分穩(wěn)定。宋太祖感激地對薛居正等人說,如今歲歲糧食豐收、年年物產(chǎn)豐富,如果不是上天的保佑,我們哪有這樣的好福氣,作為朝中重臣,更應(yīng)該同心協(xié)力思考朝政,如果我作出了有偏差的決定,一定要及時幫我挽回,這樣才能實現(xiàn)大宋一統(tǒng)天下的大局。薛居正和眾朝臣一樣,全心全意輔佐宋太祖。
開寶年間,薛居正與沈倫一起任宰相,薛居正堅守臣道,得到宋太祖高度評價。宋太祖曾經(jīng)對薛居正說:“自古帝王很少能夠正己,臣子大多沒有遠略,雖然身居顯位,不能垂名后世,而身陷不義之名,子孫遭殃,因為君臣沒能盡行其道啊。我看唐太宗接受大臣諫議,直接指出他的過錯而不以為恥。在我看來,不如自己不做錯事,使別人沒有指責。又觀古代的大臣很多不能慎終如始,能夠得以保全而且享受厚福的人,是由于忠正啊。”
公元976年,宋太祖的弟弟趙光義即位,薛居正加左仆射、昭文館大學士。
然而,一代史學大家的離開卻是因為丹砂中毒。公元981年,薛居正隨從宋太宗平定晉陽回到東京開封后,升官位為司空。一天,正在上奏政事時,發(fā)覺服丹砂中毒,于是,快步走出殿堂。到殿門外,喝了一升多水,堂吏把他扶到中書省時,已經(jīng)不能說話,只是指著廊廡間的儲水器。身邊的人把水取來時,他已經(jīng)不能喝,吐氣像煙霧,用車載回家里,隨即離世,享年70歲。后追贈太尉、中書令,謚號文惠。薛居正喜好讀書,在處理政務(wù)的同時,寫了不少手稿,死后其子整理手稿30卷上奏朝廷,宋太宗賜名《文惠集》。
對于薛居正的一生,范純?nèi)蔬@樣說:“發(fā)揮圣德,經(jīng)緯邦國。端重言歸,廬在空谷。松柏滋榮,公式鹿攸伏。惟孝惟忠,其人如玉。”
[1][2]
(作者:張苗苗 責任編輯:劉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