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河洛】天下之中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8/5 9:03:31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shù):
康衢(qú)一望通,河洛正天中。樓勢排高鳳,橋形架斷虹。遠山晴帶雪,寒水晚多風。幾日還攜手,鳥鳴花滿宮。——許渾《洛中游眺貽(yí)同志》
老城區(qū)有一個天中市場,我曾在那里吃過快餐,買過衣服。我的家鄉(xiāng)駐馬店,別名“天中”,境內(nèi)有天中山、天中塔、天中廣場等,駐馬店一直在下力氣打“天中”牌,前幾年還風傳將更名為天中市。相對而言,洛陽與“天中”的關系,似乎沒有駐馬店與“天中”那么密切。
當我讀了唐代詩人許渾的《洛中游眺貽同志》一詩后,我改變了看法。早在唐代,許渾就在詩中點出了洛陽的“天中”地位,而且是“正天中”。許渾,晚唐具有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后人認為其與“詩圣”杜甫齊名。
其實,洛陽的“天中”地位,源自西周,意指其處在國家的中心,即“天下之中”。周武王命周公在洛河與伊河一帶興建新都,周公卜居洛邑(今洛陽),并將象征王權的九鼎安放于郟鄏(jiárǔ,周之王城,在今洛陽市),建宗廟,制禮樂。他認為“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中國”一詞最初就是指洛陽一帶。
此后,歷朝歷代多次對洛陽的“天下之中”進行詮釋。漢武帝以洛陽為“天下沖阸(è,意為控制,扼守)”,河洛地區(qū)“在于土中”。武則天在洛陽宮中修建“天樞”,認為這里是天地之間的樞紐。在許渾眼中,晚唐時期的洛陽城道路四通八達,黃河與洛水環(huán)繞天中大地(指洛陽)。五鳳樓高聳,洛水之上的天津橋氣勢如虹。在太陽照射下,遠山之上尚有積雪,傍晚風起之時河水寒冷。此情此景,使許渾流連忘返,他深情地對同伴發(fā)出邀請:“等到春暖花開之時,我們再攜手來洛陽城游玩。”
許渾沒有想到,他的這首詩為洛陽是“天下之中”做出了有力說明。洛陽應該深挖“天中”文化,叫響“天中”品牌,使“天下之中”成為洛陽的新名片。
(作者:余子愚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