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古人飲食:一簞食,一瓢飲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shí)間:2015/9/2 18:00:51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diǎn)擊次數(shù):
古籍《太平廣記》里有一個故事,說是洛陽有一個退居二線的李使君,想請貴族子弟吃飯,僧人提醒他,有錢人天天吃山珍海味,只怕他招待不起。李使君非要請。他費(fèi)盡心思,準(zhǔn)備了一桌高檔飯菜,自以為客人會滿意,結(jié)果,客人嫌飯菜有煙氣,“矜持儼若冰玉”,干坐著不動筷子。李使君再三請他們夾菜,他們勉強(qiáng)嘗一口,那模樣就跟吞針?biāo)频摹?
主家用心準(zhǔn)備的飯菜,你沒禮貌地挑肥揀瘦,可不就是“作精”?據(jù)說洛陽現(xiàn)在有些富豪,不愛赴宴,愛開著名車,在街頭巷尾找涼面吃?梢“作精”之人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德性。也怪李使君太實(shí)誠,不懂逆向思維:想那貴族子弟吃膩了大魚大肉,就想換換口味,你給他們一人一碗爽口的涼面,不就得了?
唐代,東都洛陽流行一種涼面,叫槐葉冷淘;比~性涼,消暑敗火。用槐葉汁和面,做成細(xì)面條,煮熟,過一下涼水,拌上熟油,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吃時(shí)加些佐料,健康美味。據(jù)《唐六典》記載,槐葉冷淘原是宮廷食品,每逢夏日,皇家御廚會做一些涼面,分給官員們嘗鮮。后來,宮廷涼面?zhèn)鞯搅嗣耖g,風(fēng)靡大江南北。
“詩圣”杜甫,幼時(shí)曾在洛陽的親戚家居住。他很愛吃涼面,專門為槐葉冷淘賦詩一首:“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碧鮮俱照箸……經(jīng)齒冷于雪,勸人投此珠……”哎喲,這綠瑩瑩、涼絲絲、滑溜溜、香噴噴的槐葉冷淘,恁好看,恁好吃,盛夏來一碗,賽過活神仙。
宋代人用甘菊汁和面做冷淘,色香味俱佳。文人王禹偁(chēng)贊其“芳香敵蘭蓀”。與此同時(shí),槐葉冷淘仍受歡迎。蘇東坡曾“攜白酒鱸魚”去朋友家做客,吃到了槐葉冷淘,很是愉快。到了元、明、清三代,涼面品種更豐富了:有用樹葉、花瓣、蔬菜做汁的,有用鱖魚、鱸魚、蝦肉做澆頭的。
如今的洛陽人,度夏好吃番茄雞蛋涼面、蒜汁涼面、菠菜涼面,雖未有古人吟詩的風(fēng)雅,卻也自得其樂。當(dāng)心境返璞歸真,一簞食、一瓢飲亦會滿足。一碗好吃的涼面,勝過一桌山珍海味。
(作者:張麗娜 責(zé)任編輯:曾玉梅)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