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正氣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9/2 18:15:58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shù):
南宋末代皇帝趙昺(bǐng)祥興元年(公元1278年)十二月,丞相文天祥率殘部與元軍戰(zhàn)于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境內(nèi)),兵敗被俘,囚于零丁洋(即伶仃洋,今廣東珠江口外)戰(zhàn)船中。文天祥自知無力回天,是以身殉國的時候了,遂賦詩《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被押至元大都(今北京),寧死不跪。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丞相之位,文天祥凜然拒絕,作《正氣歌》以明志:“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dāng)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接著列舉了蘇武、諸葛亮、祖逖等先賢義士,慨然再發(fā)心聲:“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dāng)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文天祥英勇就義。忽必烈垂淚嘆息:“好男子,不為吾用,殺之誠可惜也!”
文天祥之妻歐陽氏為夫收尸,在其衣帶上發(fā)現(xiàn)血書:“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xué)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后人謂血書為《衣帶贊》)歐陽氏撫尸大哭:“我夫不負國,我安能負夫!”遂自刎而死。
孟子有言:“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指出浩然之氣是最強大最剛健的物質(zhì),它充塞于天地之間,是日積月累的道義所生長出來的,是長期修煉品行而養(yǎng)成的。這番話道出了浩然之氣的本質(zhì)屬性,一個人胸懷大義,秉天地之正氣,承日月之精華,一旦養(yǎng)成浩然之氣,就成了堅不可摧的鋼鐵巨人,就能把國家命運 扛在肩上,視名利如糞土,置生死于度外。如文天祥《過零丁洋》《正氣歌》《衣帶贊》所展現(xiàn)的英雄本色,驚天動地,氣貫長虹;正因為他擁有浩然之氣,所以“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視死如歸,笑傲蒼穹。
太史公說得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人立于天地之間,不能沒有信仰追求;如舍棄道義而茍活,則無異于行尸走肉!顿Y治通鑒》對許多歷史人物秉承“天地有正氣”的英雄壯舉,是歌而頌之的。
東漢和帝繼位初期,竇太后之兄竇憲為大將軍,操縱朝政,橫暴京師,賣官鬻爵,天下側(cè)目。大司空袁安多次彈劾竇憲,其奏表皆由幕僚周榮起草,言詞犀利,如刀似劍。竇憲看到奏表膽戰(zhàn)心驚,即遣門客威脅周榮:“你為袁公腹心之謀,排奏竇氏,大將軍悍士、刺客布滿城中,你不怕死嗎?”周榮拍案而起道:“周榮,江淮孤生(周榮為廬江人),得備宰士,縱為竇氏所害,誠所甘心!”遂做好被害準(zhǔn)備。竇憲為周榮正氣所懾,竟不敢對他下手。
東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帝以宦官趙忠為車騎將軍,主持評定討伐黃巾之功。此前,議郎(朝官)傅燮(xiè)有大功,因不諂媚趙忠,未得封賞。趙忠大權(quán)在握后,使其弟趙延利誘傅燮:“你若與吾兄交好,萬戶侯唾手可得!”傅燮正色道:“有功不封,命也。傅燮豈求私賞哉!”趙延羞慚而去。趙忠懷恨,貶傅燮為漢陽太守。次年,韓遂圍漢陽,城中兵少糧盡,傅燮十三歲幼子傅干勸他歸鄉(xiāng)避難,傅燮慨然而起曰:“再遭世亂,不能養(yǎng)浩然之氣,食君之祿,又欲避其難乎!吾何行之,必死于此!”遂麾左右進兵,戰(zhàn)死陣中。
周榮道義在胸,不懼竇憲殺害;傅燮寧不封侯,也不諂媚趙忠。他們所尊崇的,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氣!
(作者:喻清錄 責(zé)任編輯:曾玉梅)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