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雖晚霞更紅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11/17 9:03:26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首扣人心弦的歌曲,喚起無數(shù)人用自己的一顆愛心去溫暖他人和為社會無私奉獻的激情。杞縣關(guān)工委特聘講師王冠森是一位退休教師。17年來,他退而不休,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行程10萬多公里,走進1000多所中小學,為30多萬名中小學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德育和文化知識教育,足跡遍布河南、山東、河北等。很多人并不知道,這位79歲高齡的老人這樣做,并不收分文報酬。他用自己滿腔的熱情和無私的人間大愛,堅持走一條義務(wù)從事校外輔導的“長征”路,書寫人生華章。
一
1998年,王冠森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他從教40多年的講臺。牽掛他的兒女在縣城里為王冠森準備好了安度晚年的寓所,可他心里想著學校,對學生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懷。后來,杞縣關(guān)工委邀請王冠森參加講師團,做一名校外輔導員。王冠森欣然接受,覺得自己能回到校園、學生中間,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從此,王冠森騎著自行車往返各中小學進行義務(wù)講課、作報告。這一講,成了他退休17年來的全部生活。
為了給學生上好愛國主義教育課,王冠森四處搜集和整理愛國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跡,寫成了上萬字的輔導材料。王冠森說:“想要讓學生從小樹立熱愛祖國、熱愛共產(chǎn)黨的信仰,就要看我們?nèi)绾螌λ麄冞M行引導和教育。”從愛國詩人陸游、辛棄疾,抗金名將岳飛,講到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甲午海戰(zhàn)以身殉國的鄧世昌;從彭雪楓、左權(quán)、楊靖宇、趙一曼、馬本齋,講到錢學森、任長霞、楊善洲等,王冠森說:“這些愛國英雄人物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是一座座閃亮的燈塔,照亮和指引著孩子們前進的航程。”
2001年6月,山東省東明縣西門子小學邀請王冠森去作報告。王冠森騎自行車趕了100多公里路,為該校1000多名師生作了《弘揚烈士精神做“四有”新人》、《社會主義榮辱觀》等4場報告,引起了師生強烈的反響。緊接著,東明縣城關(guān)、張集、陳寨3個鄉(xiāng)鎮(zhèn)的20多所中小學爭相請他去作報告。為此,王冠森在東明縣一個多月。等到王冠森要回開封時,東明縣各學校的領(lǐng)導要給他路費,都被他拒絕了。他說:“我雖然退休了,但是國家每個月都給我發(fā)工資,我還要什么路費?你們還是把錢用到學生身上吧。”一名校長在王冠森的留言本上寫道:
一張嚴口忌煙酒,一雙潔手拒報酬。
一門心思育棟梁,一顆赤心報九洲。
像這樣贊揚王冠森無私奉獻、不計個人得失的詩篇有百余首。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王冠森先后為中小學生講課、作報告1000多場(次),他從不收一分錢報酬,從沒吃過學校一頓飯。
二
萬事國為重,百善孝為先。習總書記在山東曲阜考察時說:“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王冠森結(jié)合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深入學校,為師生作德育報告。為了使自己的報告生動、有說服力,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王冠森搜集整理了許多孝老敬老的故事,把它們編成通俗易懂、生動鮮活的小故事講給學生聽,很受中小學學生的歡迎。
母愛是偉大的。只有讓孩子們懂得什么是母愛,才能激起孩子們的孝心。在一次演講中,他舉了一個感人的例子。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年輕的母親和她剛出生8個月的孩子被埋在廢墟中,孩子餓得哇哇大哭,母親的身體卻不能動彈。出人意料的是,這位偉大的母親竟然咬破自己的中指和食指放在孩子嘴里。待救援人員救出母子二人時,孩子口里含著母親帶血的手指,孩子活了下來,而這位母親卻失去了生命。
講臺上,王冠森淚水模糊,臺下師生熱淚盈眶。一名叫王偉濤的學生說:“以前,我不聽父母的話,上課不學習,把時間都浪費了。聽了王老師的報告,我真的很后悔。今后,我一定好好學習,改掉不好的習慣,回報父母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
王冠森的德育報告,在師生和家長中間產(chǎn)生了強烈共鳴。官劉寨小學劉霞同學的爸爸給王冠森打電話說:“我家孩子聽了您的報告,突然間變得懂事了,學習非常努力,今年考上了縣直中學,我從內(nèi)心里感激您。”
三
平時,王冠森不辭辛苦,樂于為學生奉獻。由于他從事過多年的語文教學工作,具有豐富的經(jīng)驗。因此,他編寫了一些寫作材料用來培養(yǎng)小記者、小作者,讓更多的中小學生拿起筆來,讓他們從怕寫作文到愛上了寫作文。
杞縣五里河三中宋瑩瑩在王冠森的悉心輔導下,已在報刊上發(fā)表5篇文章。張寧同學的文章《母愛》獲獎。他先后培養(yǎng)了300多名小記者、小作者,這些同學已在各類報刊發(fā)表文章100多篇。在王冠森的輔導下,該縣小記者、小作者的隊伍不斷發(fā)展壯大。
同時,王冠森深入杞縣一些考入北大、清華的學生家中進行采訪調(diào)查,把這些學生刻苦學習的事跡編寫成教材。杞縣教育局為這本書起名《梅花香自苦寒來》,并進行出版和發(fā)行。另外,王冠森還編寫了一本《中小學生怎樣寫好作文》。為了感謝他的無私奉獻,杞縣縣委為他出版了《伏櫪集》一書。
去北京演講時,王冠森依然騎著他的自行車去的。沿途中,他也沒忘了給學生作報告。山東省東明縣馬軍營中學校長劉勝軍這樣給王冠森題詞:
涉千山萬水,育桃李天下。
嘔心瀝血,流芳百世。
河北省官陶縣柴店小學校長耿汝鋒則稱贊王冠森是“一個真正的語者,一個真正活著的人”。王冠森歷經(jīng)9天,如愿以償?shù)貋淼奖本。他登上天安門城樓,瞻仰毛主席紀念堂、游了故宮。他說:“我這輩子值了,因為我來過北京了。”
2008年6月13日,當王冠森騎車走到開封縣土山崗二郎廟村時已經(jīng)天黑,既累又渴的他只好到該村的一所小學借宿。在辦公室里,他用6把椅子拼在一起睡在上面。誰知,他睡到半夜突然電閃雷鳴、狂風大作、暴雨如注,加上屋內(nèi)蚊蟲叮咬,弄得他怎么也睡不著了。王冠森坐等天亮,當晚有感而發(fā)寫下:
夜宿學校身孤單,風雨雷鳴難入眠。
退休不愿享清閑,關(guān)心下代多貢獻。
有一次,杞縣官莊鄉(xiāng)代寨學校請他去作報告。早晨,他開門一看,大雪紛飛,到處銀裝素裹。縣城離官莊鄉(xiāng)30多公里路,怎么去?王冠森想,決不能讓師生們失望,下著雪他也要去學校。他飯也沒吃,騎上車就出發(fā)了。當他來到學校時,身上落滿了雪,像一個雪人。見此情景,學校師生都被王冠森的精神深深打動。他忍著寒冷和饑餓,給全校師生作了一場精彩的演講。該校校長張付安要請他吃飯。他說,把錢用在學生身上吧。由此,張付安為他留言道:
騎車中原四季行,冬生暖氣夏生風。
風雪雷雨擋不住,情注下代桃李紅。
王冠森經(jīng)常和學生 一起,他對那些貧困學生的情況十分了解,是他關(guān)心和幫助的對象。
2003年,杞縣蘇木鄉(xiāng)陶屯村一名學生考進圉鎮(zhèn)鎮(zhèn)高中,該學生的父親殘疾,母親生病,該生為交不起學費暗暗垂淚。王冠森得知情況后,連續(xù)3次騎車到該校找領(lǐng)導反映該生家庭情況。校長被王冠森執(zhí)著的精神打動,免費讓該生入了學。后來,這名學生考上一所名牌大學,為母校爭了光,也沒枉費王冠森的一片苦心。
蘇木鄉(xiāng)許店村許鋼槍是2006年開封市高考文科狀元。因家庭貧困,接到錄取通知書的許鋼槍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得知該情況后,王冠森一邊帶頭捐款,一邊騎車四處奔走,動員大家為這位貧困學子捐款。杞縣各界紛紛伸出愛的雙手,讓這名文科狀元圓了他的大學夢。
后來,王冠森先后拿出1萬多元,資助貧困生近百名,使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這些學生中,有很多考上了大學,令王冠森十分欣慰。王冠森年年被縣里評為“關(guān)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被開封市委、省委組織部、省老干部局評為“離退休老干部先進工作者”。2014年,他被省工委評為“省關(guān)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
17年來,王冠森騎著他那輛破舊的自行車,挎著沉甸甸的報告資料,不知疲倦地到各校為學生義務(wù)輔導作報告。他總是一路走,一路唱,他的聲音留在了校園,留在了他身后廣闊無邊的田野:
十年退休耕耘忙,
騎車奔波萬里長。
千所學校作報告,
萬名學生聽我講。
嘔心瀝血育桃李,
校園花開更芬芳。
生命雖作倒計時,
夕陽無限更輝煌。
(作者:焦克賢 責任編輯:劉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