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本報曾推出“李綠園與《歧路燈》”系列稿件,引起讀者關注。令人驚奇的是,在民國時期,李綠園的同族后人李珍仿效李綠園,寫出了一部長篇小說《鴻魔傳》。小說至今未能出版,手稿被其家人秘藏至今,不被外人所知!堵尻柾韴蟆酚浾卟稍L了李珍的兒子李鐵梁及文史學者張弦生、張宗子等人,為您揭秘李珍和他的《鴻魔傳》。
《鴻魔傳》的開篇,就將小說的敘事基點定在《西游記》的框架中。托塔天王李靖、玉帝、楊戩、哪吒、齊天大圣等天神,也是脫胎于《西游記》一書。
1《西游記》在豫西地區(qū)影響深遠
《西游記》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創(chuàng)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它主要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jīng),唐僧從投胎到取經(jīng)歸來共經(jīng)歷了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后到達西天并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該小說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民間傳說和元雜劇等。
中州古籍出版社原副總編輯、編審張弦生指出,西游故事在兩宋時期,由于說話藝人的講述,已經(jīng)在民間越傳越廣,越傳越神。金元時期,西游故事活躍在戲曲舞臺上,雜劇中有許多有關西游故事的劇目,從人物形象到情節(jié),都使西游故事得到很大發(fā)展。明代初年,已有平話《西游記》刊刻。吳承恩就在這些民間故事、戲曲演出及神佛傳說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了著名《西游記》一書。
《西游記》一經(jīng)問世,就風靡開來。明清時期,從皇宮后妃到鄉(xiāng)村農(nóng)夫,從蒼顏老者到三歲頑童,無不喜愛《西游記》。清代的租書攤兒都在顯眼位置擺放《西游記》《水滸傳》等書,人們反復閱讀,愛不釋手。
《西游記》一書的廣泛流傳,不僅對后世的小說和其他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對社會生活、宗教習俗、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據(jù)稱宜陽縣的花果山就有許多孫悟空的傳說;鞏義市青龍山慈云寺九九八十一峰,據(jù)說正是吳承恩著《西游記》的靈感來源;淮水之源的桐柏山地區(qū)(今河南省桐柏縣和湖北省隨州一帶),都有大量關于《西游記》特別是孫悟空的傳說。
李珍創(chuàng)作的神魔小說《鴻魔傳》一書,是《西游記》在清代豫西地區(qū)留下影響的重要資料。
2 敘事基點在《西游記》框架中
《鴻魔傳》第一回開篇寫道:“只因曩(nǎng,以往,從前)日唐太宗欲得真經(jīng)而寵信佛道,自三藏在西域取經(jīng)以后,越加敬附。無論貧者、富者,皆得置一佛像,系于身伴。富者金鑄,中者玉刊銀造,貧者或銅或鐵,總然無業(yè)游民、乞丐之人,亦得木雕其像而伴焉。……自唐朝寵佛以來,正神亦未甚索,而邪魔乘隙而作者侈矣;驖娧,或劣怪,詐稱雷音,冒充如來,私尊古代的圣賢,迫逼迷生建設廟宇,會獻叵奢,煩鈔無算,由此而傷財勞民者遠矣。天下大地,盡被蘭若、古剎、廟觀所占,以致正氣衰弱,邪陰蔽塵,是是非非佈(布)于世界。”
顯然,李珍將這部神魔小說的敘事基點,定在《西游記》的故事框架中。
《鴻魔傳》第二回寫道:“只因九頭鳥疊而猖獗,屢征未服,玉帝命托塔剿捕。”李靖想到九頭鳥曾被二郎神楊戩的哮天犬咬掉一個頭,又想到“雞鳴狗盜”之事,認為耗犬星也有用處,就將其帶在身邊,前去剿滅九頭鳥。
細心的讀者可以看出,李靖宮中的耗犬星,類似于二郎神楊戩身邊的細犬(即哮天犬)。
沒想到,耗犬星貪戀紅塵,趁機下凡,后投胎為申公豹,姜子牙將其捕獲,押赴北海,后封其為河伯。唐代寵幸佛道,河伯(申公豹)竄至甘肅祈山縣棲虎崗,詐稱韓王,苛虐百姓。這顯然是雜糅了《封神演義》和《西游記》的故事情節(jié)而虛構的新情節(jié)。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