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一百問之六——鈞臺之名因何而來?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2/29 10:47:13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如果說,鈞瓷之名源于鈞臺,那么,鈞臺是做什么用的,為什么會叫鈞臺,其大致的位置又在哪里呢?
對于鈞臺,《辭源》的解釋是:古跡名,在河南禹縣南!蹲髠鳌分姓f:“夏啟有鈞臺之享。”《古本竹書紀年輯證》則說:“元歲癸亥,帝(啟)即位于夏邑,大饗諸侯于鈞臺,諸侯從。”夏邑即現(xiàn)在的禹州。
至于鈞臺之名的由來,按照《呂氏春秋》中的說法,“中央曰鈞天”,“鈞,平也,為四方主,故曰鈞天”。鈞天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是天的中央。當年,夏啟把慶祝建國的地方叫做鈞臺,是把鈞臺看做與鈞天相對應的地方,是地的中心。
為了慶祝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的誕生,建鈞臺而慶之,這在當時是震動天下的重大政治事件,鈞臺自然成為夏邑的象征。當有別于傳統(tǒng)青瓷、獨樹一幟的釉彩瓷出現(xiàn)時,取鈞臺的“鈞”字而名之,窯謂之鈞窯,瓷謂之鈞瓷,應是眾望所歸。
現(xiàn)存的禹州古鈞臺遺址在禹州市老城區(qū)內(nèi),一所高中的南大門東側(cè)。據(jù)史料記載,古鈞臺始建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知州于國壁在禹王廟前建大門,并在大門上提額“古鈞臺”。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知州黃璟重修古鈞臺,臺為磚石結(jié)構(gòu),略成方形,面闊7.4m,正中有一寬2.5m、高2.9m的拱券過洞,直通后臺。拱券南口為大門,門上青石刻寫“古鈞臺”。同時在大門兩邊的磚石上刻有“得名始于夏,懷古幾登臺”一副對聯(lián)。1991年,禹州市人民政府撥款對古鈞臺進行了重修,即現(xiàn)存的禹州古鈞臺。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古鈞臺,于當年的鈞臺不是一個概念。禹州市文管所原所長教之忠就認為,現(xiàn)在的古鈞臺只是一個標志性建筑。當年的鈞臺究竟建在哪里,現(xiàn)有的史書就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一是西晉皇普謐《帝王世紀》說鈞臺在陽翟縣西;二是清《禹州志》說鈞臺在禹州城北門內(nèi);三是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說鈞臺在陽翟南十五里。但真正的鈞臺究竟建在哪里,至今還是個謎。
(作者:許昌市旅游局 責任編輯:胡春明)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