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男人女人都愛蘇東坡?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7/27 9:37:37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二
但有貌有才有趣,并不能完全代表人們對蘇東坡的情感。他還“有情”,他對愛人朋友兄弟,情感熾烈,不可替代。
蘇東坡以朋友多著稱,他這一生遭遇了很多小人,但結(jié)識了更多的朋友。他對小人發(fā)過脾氣,表達過憤怒,但他一生不恨人。他年輕的時候有個朋友叫章惇,后來成了他的仇人,下手甚狠,恨不得整死蘇東坡。蘇東坡晚年還被流放到海南,就是拜他所賜。垂垂老矣,他終于得以渡;貋,而章惇卻失勢被貶到海南,章家唯恐蘇東坡“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在皇上面前落井下石。但蘇東坡回信給章惇長子章援,仍稱章惇為丞相,信寫得很動情:“軾與丞相定交四十余年,雖中間出處稍異,交情固無所增損也……”
他并非裝,他本性如此,一顆赤子之心,曾對弟弟蘇轍說過這樣的話:“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在我眼中天下沒有一個不是好人。”臨終前,他跟兒子說:“我生平未嘗為惡,自信不會進地獄。”
這樣的人,怎么會沒有朋友?他蒙難時,小人固然想置之于死地,但更多的是四處奔走救援的朋友。蘇東坡也珍惜他的朋友,好友、畫竹名家文與可去世時,他一直哭了三天。
蘇東坡一生先后有三個伴侶,結(jié)發(fā)妻王弗、繼室王閏之和侍妾王朝云。他深愛她們。他18歲的時候,娶了15歲的王弗,這是一個賢內(nèi)助,遺憾的是,王弗在26歲的時候就病逝了。他把妻子的靈柩千里迢迢送回四川老家,然后在祖墳所在的山上,種了三千棵松樹,此后他離開老家,從此再未回去。
在王弗去世十周年的時候,蘇東坡在夢中遇到亡妻,他想起了老家,那一片松林中的孤獨的墳塋。他寫下了著名的《江城子·記夢》,這是千百年來寫夫妻之情最成功、最動人的詞章之一: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東坡對弟弟蘇轍的兄弟之情,卻往往被人忽略。蘇轍也是一位大家,仕途比兄長順利,后來官至宰相。兄弟感情之深,是今天獨生子女一代無法理解的,在古人中也不多見。雙雙走上仕途后,兄弟倆聚少離多,彼此珍惜相聚的日子,有一次弟弟曾在大雪中送哥哥幾十里,直到黃河邊。“烏臺詩案”中,哥哥罹禍,弟弟上書,愿免一身官職,為兄贖罪,最后同遭懲治。哥哥出獄時,弟弟去迎接,用手特捂其嘴,以示三緘其口。在給弟弟的一首詩中,蘇軾這么寫道:“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jié)來世未了因。”
因為思念弟弟,蘇東坡寫出了公認的最好的中秋詞,就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摹端{(diào)歌頭》,末幾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寫的不是男女之情,而是兄弟之情。
蘇東坡在常州病重期間,給弟弟寫了一封信:“即死,葬我于嵩山下,子為我銘。”兄弟未能見上最后一面。后來弟弟給哥哥的墓志銘上這么寫道:“我初從公,賴以有知。撫我則兄,誨我則師。”
兄弟倆都沒有葉落歸根。弟弟將哥哥葬于河南嵩岳余脈蓮花山前,此后每睹兄長遺墨,都欷歔落淚。他不忍哥哥獨眠他鄉(xiāng),便囑其妻子待自己死后,也葬此地與兄作伴。蘇東坡走后11年,蘇轍病逝,終于與哥哥長眠一起,再不分離。
(作者:佚名 責(zé)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