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鳩山去玩,如果沒品嘗到幾樣可口的野菜,那就算白去了。
鳩山土地稀少珍貴,山里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那里,靠種田吃飯,五谷尚無足夠的地盤,菜蔬何以安身?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上蒼的恩賜總會讓人們有無窮的驚喜,樹枝上、溝壑邊、山坳里、石縫間,到處都有山里人的菜園。
鳩山小景
初春的野外,除了麥苗,幾乎尋不到其它生機,然而,荒地里,溝渠邊,會冒出一簇簇蓬松的嫩葉,那便是白蒿。“正月茵陳二月蒿,三月四月當柴燒。”農(nóng)歷二月,正是采摘白蒿的最佳時節(jié),此時白蒿的精華全集中在葉子里。白蒿的嫩葉很美,遠看似乎卷曲成團,近看則片片舒展。采摘時很簡單,大把大把地揪下來即可,采滿一籃,帶回去淘洗干凈,燒一大鍋開水,把洗凈的白蒿嫩葉倒進去,滿鍋的清水瞬間變得黑黢黢的,把蒿葉撈出來,用清水漂洗,擠出殘留的水分,便成了上好的食材,拌了吃,蒸了吃,都行。
白蒿
麥苗返青的時節(jié),正是采集野薺菜和蒲公英苗的旺季。
野薺菜俗稱“薺薺兒菜”,在野菜界名氣很大,美食家蘇東坡的一句“時繞麥田求野薺”,更讓薺菜出盡了風頭。市場上的薺菜,大棚里長出來的,修長、挺拔、翠綠,好看不好吃。野薺菜是趴在地上生長,外層的葉子黃褐色,一副枯萎的樣子,很不起眼,剜野菜時稍不留神,便會錯過。蔫了吧唧的野薺菜,用水一淘,不一會兒,葉子便抖擻起來;放進熱水里一焯,頓時綠油油的,而且清香四溢。用香油、蒜汁兒涼拌,很爽口,還有嚼頭。爆炒則有些粗暴,熱油一激,它們馬上縮水,放進去時一大鍋,出鍋后卻只有半盤菜,看著心酸,口感也不如涼拌。如果制成豬肉薺菜餃子,那便成了佳品,薺菜吸收了豬肉的濃香,豬肉浸滿了薺菜的清香,二者相得益彰,好吃得不得了。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