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關戰(zhàn)斗
黑石關位于鄭州、洛陽之間,坐落在鞏縣老縣城西南三公里處,洛河南北穿流而過,河上有隴海鐵路大橋,河東黑石山,河西邙山,最狹處相距一公里,是隴海鐵路上的一個重要關隘。1944年4月,日軍發(fā)動河南戰(zhàn)役,攻占鄭州、洛陽大片土地。國民黨軍撤退時,炸毀隴海鐵路大橋,破壞黑石關大橋及黑石關以東鄭洛之間的鐵路龍尾8號隧道、金口橋等,使日軍不能利用鐵路交通線迅速西進。1944年5月9日,侵華日軍占領鞏縣縣城。為盡快打通隴海鐵路,日偽軍在黑石關設置據(jù)點,強征民夫2000余人搶修橋梁。
1944年10月上旬,皮定均、徐子榮帶領支隊一部從偃師進入鞏縣,地下黨員郝純鑣迅速向支隊首長匯報了鞏縣的情況和日寇強征民夫搶修鐵路橋的消息。支隊首長皮定均、徐子榮命令三團立即連夜奔襲黑石關,阻止日寇修復鐵路大橋,解救民夫。
10月12日夜,豫西抗日獨立支隊三團九連長楊贊斌帶三連和九連攻打黑石關。在地下黨員郝純鑣和鞏縣南山口青年抗日救國會會員葛世俊、王春軒的帶領下,兩個連隊從山川村出發(fā)。夜色如墨,每位戰(zhàn)士左胳膊上扎一條白色毛巾,作為區(qū)分敵我的標志。我軍兵分三路,一路占領黑石嶺,控制制高點,封鎖河西之敵;一路插入黑石關村南面,監(jiān)視和阻擊西援之敵;一路由葛世俊帶領,偷襲黑石關大橋。當葛世俊等人接近黑石關大橋時,敵哨兵喝問:“干什么的?”走在前面的葛世俊回答:“到俺姑家去。”此時,跟在葛世俊身后的戰(zhàn)士迅速提槍躍步上前,敵哨兵見勢不妙,扭頭就跑。八路軍戰(zhàn)士抬手一槍,發(fā)起攻擊。參戰(zhàn)的各路部隊聽到槍聲,紛紛響應。黑石嶺上輕重機槍、步槍射向對岸,封鎖敵人火力,村頭日軍被我軍機槍火力壓制,葛世俊等攻擊部隊迅速占領黑石關大橋。隨后奔向鞏縣黑石關中學,消滅看守民夫的偽軍,解救了2000多名民夫。
經過半個小時激戰(zhàn),黑石關戰(zhàn)斗擊潰了日軍一個小隊和偽軍百余人,俘敵 13 人,擊毀日軍汽船數(shù)只,破壞鐵路數(shù)十米,解救民夫 2000 余人。這是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深入豫西作戰(zhàn)的第一個勝利,在豫西樹起了抗日的旗幟,擴大了共產黨和八路軍在群眾中的影響,贏得了豫西人民的信任,揭開了豫西軍民抗日斗爭的新篇章。
黑石關戰(zhàn)斗以后,三團長鐘發(fā)生帶領六連到鞏縣的小關、琉璃廟溝、茶店一帶活動。鞏縣、滎陽、汜水等地地下黨員賈謙益、李仲伯、歐冠五、張洪臣、趙吉甫、鄭建中、吳化人等同志紛紛前來與獨立支隊接頭。由于敵人的恐怖活動,他們雖然已經長期同黨組織失去了聯(lián)系,但是依然堅持戰(zhàn)斗,依然飽有革命的熱情和抗日必勝的信心。吳化人同志當即賦詩兩首,以表喜悅之情。
飛鳶斷線迷西東,
孤兒遇母喜重逢。
紅日燦爛心照亮,
春風宜人暖烘烘。
忽報土匪霄遁去,
喜傳天兵天將來。
紅旗插滿嵩山地,
山村歡騰青天開。①
①《嵩山抗日工作者斗爭紀實》,第45頁。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