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印度教徒們一生有三大夙愿:到圣城朝拜濕婆神;到恒河洗圣浴、飲圣水;死后葬于恒河。而恒河最好的地段便是Varanasi(瓦拉納西)的恒河邊,因為Varanasi是最負(fù)盛名的印度教圣城,離神最近,這里的恒河便是“天堂的入口”。
清晨六點,恒河的上空霧氣茫茫,路燈在霧水中閃爍,洗衣工已經(jīng)洗好衣服床單,恒河在洗衣聲中蘇醒。船工蕩著小舟,招呼著游客上船。在霧中,在恒河,蕩著小舟,等待日出,是大多數(shù)游客游Varanasi重要節(jié)目之一!aranasi每天晨浴儀式從祈禱開始,祭司們口頌禱詞,清脆的鈴聲,伴隨著祈禱聲,恒河的一天正式開始了。夜晚恒河祭祀中的主角男孩,脫下昨晚的華服,穿著家常的衣服,跪在臺上一下下的拉響鈴鐺。而這一刻臉上的凝重卻甚于昨晚:
恒河在信徒心目中是一條清凈的圣河,承載著印度人們的前生、今生以及來生。雖然事實上河水相當(dāng)混濁,但信徒們依然相信在恒河中沐浴凈身,可以洗去自己身上的污濁和罪孽。也許河水再臟,也不及人世混濁吧。他們還相信,濕婆常在恒河邊巡視,凡是死后在這里火化的人,都可以免受輪回再生之苦,直接升入天堂。于是,印度教的信徒們把這里當(dāng)做天堂的入口,在他們一生之中,至少要到恒河沐浴凈身一次。
每天河岸的石階上都有許多沐浴祈禱的信徒,尤以清晨人數(shù)最多。每當(dāng)黎明時分,瓦拉納西幽深狹窄的街巷里便響起細(xì)碎的腳步聲,無數(shù)支圣浴者的隊伍如細(xì)流一般匯集到岸邊,這時的恒河,更是呈現(xiàn)出一種奇特而神秘的壯觀景象。
恒河水面寬闊,河水凝滯,像印度奶茶般混濁,浸泡在冰冷河水里的,有男有女,女人身上裹著紗麗,男人則幾近全裸。有的人是將身子浸入恒河中,恭敬地掬起河水,然后將水從頭頂淋下來;有的人則是整個潛入水里;有的人還會以河水漱口、清洗耳朵,甚至有些父母還會將不懂事的幼兒按進(jìn)水里,接受圣水的洗滌,品嘗圣水滋味。 這個時刻,場面極其莊重,大家都保持虔誠的靜默,只是不斷地浸水、喝水和祈禱。
太陽緩緩升起,恒河邊的一切開始生動起來:清晨河上,來自各地的朝圣團(tuán)隊,Varanasi輝煌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恒河在瓦拉納西緩緩流淌而過。城市沿河的右岸而建,各類廟宇和旅館鱗次櫛比,密密麻麻擠在一起的,或是各州王候朝拜投宿的神廟宿處,或是有錢人家的宅邸,或是神廟的高聳尖塔,或是涂著原色的神像等,混雜著綿延七八公里長,沒有間斷。而在河的對岸,卻是一片不毛之地。傳說很多,但其中最有說服力的說法是因為信徒們相信在恒河中沐浴,面對旭日朝拜最為靈驗。因此,沐浴場都向東建造,結(jié)果整座城鎮(zhèn)就靠一邊發(fā)展了。
天空開始泛白,岸邊的寺廟、宮殿、祭場、石階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群,像一幅古老而神秘的畫卷,悠悠的在眼前展開。夜晚七點,祭祀的歌聲在恒河邊響起,百姓云集在Manikarnika Ghat(恒河最大的Ghat)。每晚一小時的祭祀儀式,啟始于幾千年前,終年不斷的祭祀活動鄭重而熱鬧。鼓聲中,印度教祭司們用火、清水和鮮花表達(dá)對恒河的崇敬. 儀式通常由六位俊美的祭司主持, 裝滿清水的法螺, 眼鏡蛇和生命之樹造型的燈, 還有大筐的玫瑰花, 在鼓聲和歌聲中舉向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