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去南丫島,我特意換上一套白色亞麻衣褲。感覺那樣更符合傳說中南丫島的“布波”情調。
從中環(huán)五號碼頭乘“港九小輪”公司的渡輪到南丫島榕樹灣,只用了25分鐘。T型臺一樣探入海中的舊木板碼頭墩、漂在墩邊的小木船,明明白白是一幅安靜漁村的速寫。這種安靜和香港島的喧鬧形成巨大反差,吸引你不由自主地走向那靜謐的深處……
一條凳 豆腐花鋪子
榕樹灣是南丫島北段的大村落。說它大,只是相對其他小村而言。實際上,榕樹灣的街巷小得只容兩個人擦身而過。瓦頂村屋在綠林的掩映中錯落有致。在古老的天后廟前,幾個老人在樹下閑坐,而在他們身后,就是那些來了之后再不肯走的外國人開的西洋風格的咖啡室、酒吧。
沿“花園徑”往洪圣爺海灘走,沿途都是蒼翠的綠色。拐過一個街角,眼前突然映出名聲在外的“阿婆豆花”的招牌。“阿婆豆花”經營了幾十年,至今仍沿用傳統(tǒng)方式制作豆花。嫩白的豆腐淋上姜汁或黃糖,潤滑中帶有姜香,沁涼可口。豆花鋪子席地搭建,扯一張?zhí)炫铮艓讖埬镜识。晌午的陽光明媚而慵懶,躲進天棚吃豆花或許最和島上閑適的氣氛。難怪瑞典小伙子Dragon隔三差五來,“需要時我到香港島上班,剩下的時間回南丫島。
島上生活大體是吃吃喝喝睡午覺。值得認真說上兩句的,不外乎‘幕天席地’,隨手拿整個島當一個大沙盆,清風明月大太陽……”
貓樣自由
早聽說南丫島上有比較多的自由空氣,和比較多的貓。在碼頭盡處小小的圖書館周圍,只“喵喵”兩聲,就有貓跑出來看究竟。拿出它們最愛吃的檸檬夾心餅,貓們就擺定姿勢任我“拍”了。
拿起相機自由地拍攝,太陽下的貓、海邊的貓、山上山下的貓……偏偏沒拍到隨身攜帶的“自由”。終于弄個明白,原來“自由”是最不上鏡的東西,所以都給貓搶盡了風頭。貓們在島上蕩來蕩去,帶著看不到的大量“自由”。
南丫島的生活自然不是香港的主流,卻是有創(chuàng)作性的、簡陋之余帶點心思的生活小空間。 一個人 島民周潤發(fā)
放學時分,歸家的孩子搖響清脆的腳踏車鈴。1955年5月18日出生在南丫島的周潤發(fā),老家就在南丫島北段公立小學附近。外貼白瓷磚的一幢三層小樓門窗緊閉,報箱里是過期的派送廣告單。周潤發(fā)成名后將母親接到香港島,老屋租給了別人。周潤發(fā)乳名“細狗”,每次大明星回南丫島街坊都和他打招呼,:“細狗,你又返來呀!”
傍晚到周潤發(fā)喜歡去的壽記餐館吃飯,選了探出海面的座位。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候,晚霞從遠天潑灑下來,光影里是堤壩上看海的情侶,他們的腳踏車躺在一邊。港灣里有小船陸續(xù)歸航,而隨著太陽不斷西斜,更多的人走上堤壩,他們應該是說笑著的,但幾米開外的我,卻什么聲音都沒有聽到。所有的景物似乎都成為畫中剪影……因為父親早逝、母親靠做幫工養(yǎng)活四個孩子,所以周潤發(fā)從小就很懂事,對母親更是孝順。他說,他最喜歡的人是母親;而年老后最想歸去的地方,是南丫島。
忘情洪圣爺海灘
洪圣爺海灘不大,但安靜優(yōu)美。兩個比基尼美女看著書曬太陽,一對情侶則在海水里嬉戲擁吻,等“情侶“上得岸來才發(fā)現,原來他們是穿著便裝下的水!
灘頭的礁石上三個小女孩不停地爬上爬下,其中一個“洋娃娃”穿著紅底白點的比基尼,稚氣可愛。三個小伙伴一會兒玩水花一會兒藏貓貓,玩得忘了回家。
浪漫腳踏車
南丫島上不通汽車,居民靠推車運貨,代步則靠腳踏車。街巷曲曲彎彎,踏車人身形隨地勢起伏變化,竟然騎得流暢歡快!最活躍的是牽狗騎車回家的人,背著背包,欠著身子,狗崽忽左忽右地跟著,主人和狗對彎道的熟稔程度,仿佛整個島都是自家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