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南電臺新聞廣播記者采寫的新聞專題《小村大事》榮獲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小村大事》以中國最美鄉(xiāng)村信陽平橋區(qū)郝堂村的小村變化為切入點,來解析“中國鄉(xiāng)村良性發(fā)展之路”這一“大事”。通過對改革參與者現(xiàn)階段三農(nóng)問題者的深入思考實踐,體現(xiàn)“發(fā)展和建設要尊重規(guī)律、尊重人”這一理念,以白描式的寫實記錄郝堂村、郝堂人的變化,展示了“田野生機勃勃,鄰里守望相助,鄉(xiāng)村文明復興”的一種農(nóng)村發(fā)展新趨勢。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主辦的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日前揭曉,來自全國報社、通訊社、電臺、電視臺和新聞網(wǎng)站的283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4件,一等獎45件(含7個新聞名專欄),。由河南電臺新聞廣播記者采寫的新聞專題《小村大事》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小村大事
11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網(wǎng)站公布“第一批建設美麗宜居小鎮(zhèn)、美麗宜居村莊示范名單”,首批十二個村鎮(zhèn),河南信陽市平橋區(qū)郝堂村入選。
記者:
得知郝堂村入選中國美麗村莊,我們又一次來到這兒。 白墻烏瓦的房子,荷塘滿是殘荷,自然如畫,遠山上一壟一壟的茶樹,為冬日的山嶺添了一抹亮色。各路記者眼中,這兒是中國最美鄉(xiāng)村,而游人到此,為的是尋找田園生活的記憶。郝堂人卻是這樣說(出錄音)“我們的風格就是像個農(nóng)村。叫城市人來一看,啊 ,這就是農(nóng)村,這就是老家。”
(出歌聲)“平靜的湖中,開滿了荷花……”循著歌聲,我們來到村里的小學。(音樂揚起)孩子們喜歡這首歌,因為歌里唱的就像是自己的村莊:碧綠的河水 流過無邊的稻田 平靜的湖中 開滿了荷花 金色的鯉魚 長得多么的肥大 ……在郝堂,我們找尋一個村莊變遷的內涵。
播音員:
兩年前,當平橋區(qū)黨委書記王繼軍走進這個村子時,像許多村莊一樣,郝堂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村里只有孤單的老人,村莊顯得有些蕭索。在村西頭,王繼軍看見幾棵百年老樹:(出錄音)“下鄉(xiāng)了吧,感覺這個村的自然環(huán)境不錯,有幾棵大樹,很大程度這幾棵大樹觸動了我。”從政多年,王繼軍卻有著深刻的人文情懷,他想:這些年,鄉(xiāng)間的老樹都被伐掉了,這個村莊還留有老樹,定有好的東西在,他決定,該在這里做些事情。
在王繼軍的日程表上,2010年是個重要節(jié)點,作為平橋區(qū)黨委書記,他一直在思索一些問題:(出錄音)“我們在農(nóng)村到底該怎么搞,有沒有可能走出另外一種依靠農(nóng)民來建設自己的村莊。走出這么一條路子,探索農(nóng)村的價值與使命。” 王繼軍是個喜歡思考的人。近年來,在城市化的大潮中,鄉(xiāng)村逐漸被人們遺忘,看著日漸凋敝的鄉(xiāng)村,翻來覆去,王繼軍心里總算著一筆賬:(出錄音)“當我們城鎮(zhèn)化率達到百分之七十,就是2020年,還有多少農(nóng)村人了?還有4.5個億。那么誰來關注這留下來的這4.5億農(nóng)民。如何讓他們生活的像城市人一樣?這是誰的責任,政府的責任。”
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王繼軍想探索一條可行之路,于是,郝堂村成為平橋區(qū)農(nóng)村可持續(xù)發(fā)展項目試點村。
發(fā)展,不靠輸血,不靠強制,而是探索一種內生機制,王繼軍找到了村支書曹紀良,村委會主任胡靜,三人一拍即合。
記者:
在郝堂,第一次見村委主任胡靜就極有戲劇性,村民大會上的她正唇槍舌戰(zhàn):(出錄音)“要錢沒有,要錢搞不成,那都不修。(壓混)”村里修路要占地,胡靜說話很沖,可村民也不是瓤茬:(錄音揚起)“反正我的意見就是這啊,要沒壓著這幾畝田就沒事,要是占了田我就養(yǎng)魚。”胡靜:“那人家修路占那些田,人家要什么了嗎?”(壓混)公開、透明、是村支兩委的章程,溝通、解釋,是胡靜們的工作方法,有了這些,一場風波起的快,散得也快。村民不再質疑,紛紛在會議記錄上簽字。會后,胡靜告訴我,開會就是解決問題,搞衛(wèi)生、修路,改房,挖荷塘,村里事兒沒消停過,因為樣樣涉及老百姓,開會、爭吵也成了家常便飯。 大學生村官姜佳佳是村莊變遷的記錄者,她說,村莊建設最初的時候,百姓和村干部沒少磨合,村里修管道,有個村民因從他門口挖溝來鬧事:(出錄音)“他就不愿意讓自來水管道從家門口過,村支兩委去調解意思是想以后你用自來水也方便,從你那門口留個戶頭。他說我家以后不用自來水。村長調解那你怎么辦呢,必須要從這過呀。那從天上過,從哪過都不能從我門口過。”事不大,很快也就解決了,但姜佳佳卻看明白這么一個道理:(出錄音)“其實是一開始時候,去挖自來水管道提前沒跟他講。他可能是要求自己有一個知情權而已。”村民要的是知情權。磨合中,干部更尊重村民的意見,村民也漸漸明白了,村支兩委是一心為了村民日子過的好。再后來,吵還是吵,可“理”是越吵清亮。兩年下來,路修了,學校建了,村里又流轉出了十里荷塘,看看村里越來越興旺,村民嘴上說不說,心里卻都知道好。(出錄音)“從不理解到理解,從理解到支持,老百姓也是磨練當中提高。”
播音員:
當區(qū)委書記王繼軍決心在郝堂搞探索時,就看中了郝堂村班子的內在品質。作為一個勤于思考的人,王繼軍一頭扎在村里,幾乎成了郝堂的一個農(nóng)民;另一頭關注著國事、天下事,因為他的工作重點是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由此,結識了不少三農(nóng)專家。得知郝堂村在搞農(nóng)村實驗,他們紛紛來當志愿者:(出錄音)“我們第一次開的會上框架就出來了,一個是環(huán)境衛(wèi)生一個是房屋改造,建農(nóng)村的沼氣、垃圾分類、污水處理、打掃衛(wèi)生的評比檢查,同時一撥人來改造房屋,這兩條同步往前走了。”那天,在初春的陽光下,王繼軍、專家、村兩委一班人細致扎實而又不無興奮地描述著未來,面對一種未知結果的探索,大家都躍躍欲試。對曹紀良、胡靜是決心讓村莊恢復生機,而王繼軍和專家們則希望在郝堂探索一條中國農(nóng)村的良性發(fā)展之路(出錄音)“城市化是主流意識形態(tài),自覺不自覺間使農(nóng)村凋蔽了。假如說我們來關注農(nóng)村的建設的話,農(nóng)村不至于凋蔽到這種程度。”王繼軍想:作為一級政府,關注和解決這一問題自然責無旁貸,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若能依靠村莊的內生力量,激發(fā)村莊的活力,那么,郝堂的實驗就有了重要的社會意義,想到這里,王繼軍感到肩頭沉甸甸的。
記者:
村民自己拿錢,修自家的房屋,誰不想弄得像城里一樣光鮮?而郝堂是要建最像農(nóng)村的農(nóng)村,舊屋改造的原則是修舊如舊,許多村民一下子還真接受不了。村委會主任胡靜說,他們也有底線,就是百姓自愿,這下子,說服工作真要他們脫層皮了。大會小會說說說,實在說不通了,就外出參觀,胡靜說,到外面,人眼界一開,這觀念就變了(出錄音)“我們是下車參觀,上車討論,每個人都發(fā)言。大家看了之后說人家的環(huán)境還沒咱的好,人家都建那么好,你看人家,你們領著我們干吧,我們也愿意干。其實我們給他領出去就要老百姓這一句話。”有了大家這句話,事就成了一半。從北京來的孫君,不僅是專家,還是畫家,他畫出了郝堂的遠景,還給每個想改老屋的人家畫圖。圖畫好,屋蓋好,大家一看,就跟畫里一樣,花錢不多,還真好看。村里第一家改建的張厚建說,這才是他想要的家:(出錄音)“畢竟要是有點東西要貼近農(nóng)民的時候,還是很樂意接受的。我小時候看見山上滿村的參天大樹啊,幾十米高,小鳥叫啊,小河流,我也很向往那日子。”
變化是無處不在,郝堂實驗的是方方面面的良性循環(huán)。干凈的水系,蔥蘢的樹木使這里成為鳥兒的天堂。從前小農(nóng)散種的茶園,如今套種了板栗變成了有機茶園,不打農(nóng)藥,有蟲子,鳥兒幫忙解決。走在郝堂,大人孩子會禮貌地打招呼,邀請到院里喝口茶。郝堂人種茶愛茶,說起茶連孩子也能聊得頭頭是道。(出錄音)“金蓮很金,烏龍有點青,紅茶很紅。(這是誰教你們的?)茶藝課時候茶藝老師教的。”郝堂的小學開設有許多與農(nóng)村生活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相關的課程,茶藝課是其中之一,校長楊文平主張生活即教育:(出錄音)“茶的文化,茶的歷史,這些淵源,這些東西滲透到他思想當中,才能讓一個人在勞動當中感到幸福感,成就感。”有了幸福感,農(nóng)村生活讓人心生向往。
播音員:
說到郝堂,王繼軍喜歡用一個詞:修復。在郝堂這場改建過程中,平日話少的王繼軍幾乎成了婆婆嘴:(出錄音)“我們當官的做領導也好,不能代替老百姓過日子,這個事一定要順其自然,尊重老百姓的愿望,因為啥?老百姓一定知道什么叫好。”
作為一個區(qū)委書記,王繼軍并不把目光只限于GDP,在平橋,他尊重每一個農(nóng)民的日子,甚至尊重每一棵老樹,每一幢老屋。遇到阻力,老曹、胡靜有時心急,王繼軍總說:(出錄音)“我說別急,叫它適應適應這一段之后再往前。一點一點地積累,讓他去認識建設的過程他就更珍惜。”變化是無處不在,點點滴滴王繼軍都看在眼里:郝堂村有個啞巴,過去日子過得艱難,自打村莊改建,房子修了,小院里外干凈、清爽,又把豆腐做個豆腐乳,賣給外來的人。那天王繼軍從這里過,看著啞巴的老婆種菜,啞巴在門口抽煙,那種平常日子的幸福,使王繼軍心涌熱流,他又想自己的初衷:(出錄音)“真讓人感動。這就自豪感出來了。 這一部分農(nóng)民怎么辦,能到城市生存嗎,他們去不了,他要留守在農(nóng)村,要以種莊稼為生,以農(nóng)業(yè)為生,解決的就是這一部分離不開農(nóng)村的人們的問題。”
記者:
兩年時間,郝堂變了。變美了,變得文明而衛(wèi)生,來觀賞美麗鄉(xiāng)村的城里人多了,村里在外打工的年輕人也紛紛回來了。村民郝長福原來一家在外打工,而今都回來了(出錄音)“現(xiàn)在村莊建好了,回來本來是看看,住了都舍不得走。”周玉梅兩口子原來在湖南開湘菜館,這一兩年,漸漸地把生意搬回了家,因為眼見著村里變化了:(出錄音)“年輕人都回來了,在外面都是小孩留給老人帶,還是比較想念。走再遠還是想著自己的家好一些。”而今一家團圓,老人孩子其樂融融,生意紅紅火火。曾經(jīng)凋敝的村莊煥發(fā)出旺盛的生機。
(出錄音)“多少?150?90塊錢……”(壓混)郝塘的農(nóng)產(chǎn)品越來越有名氣也吸引不少南來北往的商販。正在村部幫忙張羅生意的周建,以前在外面打工,現(xiàn)在村里建設風生水起,他回來了,錢拿的不多,卻干勁十足。他的想法是進村兩委班子(出錄音)“心里也有想法,畢竟回來了,想進村里。” 年輕人多了,小村充滿了活力。荷塘邊一個鄉(xiāng)趣和時代感交織的“岸芷軒”,是村里的年輕人學習和交流的地方,書籍、電腦、茶藝……郝堂的兩個大學生村官,姜佳佳、朱菊在這里和一群年輕人忙碌著(出錄音)“村莊建好了,返鄉(xiāng)青年多了,我們做一個返鄉(xiāng)青年的創(chuàng)業(yè)合作社,做一個公共的平臺,作起來之后用一個統(tǒng)一的品牌。”朱菊管理荷塘,今年光蓮蓬收了好幾萬,村里人看了也動心,朱菊說:(出錄音)“今年還有人還我們提說,明年他也想在自己家門口挖個塘,他會想到怎么去種,怎么去創(chuàng)業(yè)。我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就是讓村民主動去想怎么才能致富,帶動村莊的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朱菊說,自己是一個記錄者,記錄著郝堂的變遷:(出錄音)“以前人會關心自己的事多一些,但是現(xiàn)在會更多的關注村莊共同的事情,他會想村莊以后怎么發(fā)展,他會為它做什么。因為村莊發(fā)展好了他們才能更加富裕。”對這個年輕人聚集的平臺,姜佳佳自我評價:讓人們看到農(nóng)村的價值。這價值讓他們有了自豪感。
播音員:
郝堂的變化總使王繼軍激動和欣喜,從郝堂人的臉上,他找到了尊嚴一詞的分量,由此,他想到了許多(出錄音)“農(nóng)民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城市的農(nóng)民工的生活水平的話,農(nóng)民的尊嚴慢慢就起來了。再一個把農(nóng)村建設好了,它的基本公共服務和城市均等化的時候,農(nóng)民的尊嚴就有了。再加上農(nóng)村良好的空氣,干凈的水,安全的食品,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農(nóng)民他就會有尊嚴。現(xiàn)在我們到郝堂,你看看老百姓的臉,他臉上洋溢的那種幸福的安詳?shù)哪欠N感覺,你都可以感受,我是農(nóng)民,沒有什么可自卑的。他的自豪感有了,他的尊嚴感不就出來了嗎?”
在郝堂,王繼軍最喜歡到小學校,學校原來只有68名留守兒童,如今,年輕人從城里回來了,都帶回了孩子,學校的學生,一下升至191名,在王繼軍看來,這比任何數(shù)字都說明問題。孩子代表著希望,代表著未來。有了這些孩子,他對農(nóng)村的未來也更有信心。(出錄音)“2000年,三農(nóng)學者有一個三農(nóng)觀,提的是‘農(nóng)村真窮,農(nóng)民真苦,農(nóng)業(yè)真脆弱’。我根據(jù)這十年的觀察和認識,我提出了我的三農(nóng)的觀點,也是三句話,‘農(nóng)村是有價值的,農(nóng)民是有尊嚴的,農(nóng)業(yè)是有前途的’。實踐證明,我們這個路子走出來了。”
記者:
“平靜的湖中,開滿了荷花,金色的鯉魚……”(壓混)村里的學?偸浅錆M了歡樂,課間操,這些從城里又回到郝堂的孩子們,在燦爛的陽光下又唱又跳,像快樂的小鳥。村里人都說,看郝堂的未來,就看這些孩子,因為孩子代表希望。孩子們還是最喜歡這首歌,我們的田野、美麗的田野……(音樂揚起)如果說,一個村莊能夠折射無邊的田野,那么,從郝堂,我們感到了中國農(nóng)村的希望。
- 信陽驚現(xiàn)5500米長天然臥佛 堪稱世界最大 2014/9/15 17:13:14
- 第二屆郝堂民俗文化周開幕 2014/9/10 9:22:03
- 第二屆“郝堂民俗文化活動周”即將舉行 2014/8/14 11:04:27
- 信陽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淮河古沉舟脫水浸漬保護順利完成 2014/8/7 15:47:28
- 二○一四年雞公山“手拉手”夏令營開營 2014/7/30 11:19:43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