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1592—1652年)字覺斯,號癡庵、松樵,別號煙潭、漁叟,因祖居洛陽孟津,故又稱其王孟津。他在書畫上造詣高深,獨樹一幟,是明清之際著名的書法家。明、清加授太子少保,官至禮部尚書、東閣大學(xué)士。其故居位于孟津市會盟鎮(zhèn)老城村,由2646平方米的故居和占地80畝的后花園兩部分組成,為國家AAA級旅游景點,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洛陽市旅游景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旅游總局確定的全國旅游景點之一。
王鐸明天啟2年中進士,官至明禮部尚書,清加太子太保職位,遂建官邸。后因歷史變遷,戰(zhàn)爭紛攏,其故居毀于戰(zhàn)火。為弘揚王鐸書法藝術(shù),陳列其書法手跡、碑刻、拓片和展示明清建筑藝術(shù),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撥資,按王鐸故居原貌修復(fù)重建,于1998年11月動工,歷時一年完峻。修復(fù)后的王鐸故居,主要包括故居和宅居園林,占地面積180余畝,建筑面積5000余平方米。
王鐸故居個性獨特。整個故居主要由故居和宅居再芝園兩大部分組成,故居體現(xiàn)一個“神”字,再芝園突出一個“仙”字。比如,故居以“神筆王鐸”、“獨尊羲獻”等為主線,以楷書、隸書、行書、草書、詩畫分展數(shù)室。
王鐸故居為五進院落,其建筑形制以前屋、客廳、中堂、后堂、后屋為主體,配以東西廂房和東西繡樓。構(gòu)成每進院的單獨結(jié)體,均分別以青磚青瓦構(gòu)建,從整體上展現(xiàn)明清官邸建筑巍峨、壯觀、肅穆的文化氛圍。
王鐸故居后花園為“再芝園”。是一座古典園林,園中因生兩棵分別重2.7公斤和5.3公斤的靈芝而得名。再芝園占地面積90畝,其中湖面占地54畝。園內(nèi)種植有柳樹、桃樹、雪松、馬尾松、竹林、冬青樹、月季花、牡丹花等數(shù)十種花草樹木。建有九曲橋、湖心島、友聲亭、讀經(jīng)堂、春蘭閣、梅園等。此外,東側(cè)還有54畝池塘的“荷塘月色”。再芝園建筑布局以泓漣碧水為中心,曲徑回環(huán),值景而浩。全園湖光翠色,疊石參差,花木扶蔬,小橋橫臥,兼容了北方園林的厚重端莊與南方園林的秀潤雋雅之長。有“揚柳低舞,樓畔皓月,桃花歌盡,扇底清風(fēng)”佳境之譽。
- 香飄千年的開封菊花 2009-10-9 10:36:09
- 新密縣衙:千年縣衙創(chuàng)中國縣衙之最 2009-9-30 10:32:56
- 小浪底:九曲黃河第一壩 2009-9-18 9:13:58
- 鞏義高廟村的百年古戲樓 2009-9-16 10:07:00
- 濮陽:小雜技玩轉(zhuǎn)大市場 2009-9-11 15:28:25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