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諸縣縣令】崔隱甫:皇帝百姓都點贊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7/13 15:55:41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
4 與張說的爭斗
在崔隱甫被任命為御史大夫之初,張說曾表示反對,從此,崔隱甫就對張說懷恨在心。不久,御史大夫崔隱甫、御史中丞宇文融和李林甫等紛紛彈奏張說,指責張說利用術士進行占卜,違犯了大唐法律,有僭越的嫌疑;更為嚴重的是,張說徇私舞弊,貪污受賄。
李隆基聽后大怒,立即下旨命令刑部尚書韋抗、大理少卿同御史大夫崔隱甫等,在御史臺對張說進行審理。審理的很多跡象表明,張說確實有上述罪狀。李隆基命令高力士前去察看審理張說的情況,高力士看完了回來說,張說蓬頭垢面,吃野菜,用破舊的瓦器當碗吃飯。張說十分害怕,誠惶誠恐地等待著皇上給他定罪。李隆基聽了有些可憐張說,高力士趁機勸說李隆基,說張說對國家有功,應該從輕處理。李隆基便下令罷免了張說的中書令之職,沒有撤銷他的其他官爵,也沒有再追究他的罪過。
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御史大夫崔隱甫、御史中丞宇文融害怕李隆基重新重用張說,一次次給皇上遞奏章,說張說的壞話。張說及其親信也紛紛上奏章,攻擊崔隱甫等。李隆基接到這些奏章后十分生氣,一怒之下讓張說退休,將崔隱甫免官,把宇文融貶為魏州刺史。
現在看來,這是個“三敗”俱傷的結果。究其根本,是在唐玄宗開元年間曾經出現過所謂吏治與文學之爭,由于用吏治與用文學的政見不同,故而當時的朝廷出現了吏治與文學兩派的爭斗,張說、張九齡屬于文學派,崔隱甫、宇文融、李林甫則屬于吏治派。
5 卒于洛陽
唐玄宗不喜歡他們勾結為朋黨,就免了崔隱甫的官,讓他回去侍奉母親。過了一年多,唐玄宗又將其召回,仍任命他為御史大夫,后升為刑部尚書,兼河南尹。唐玄宗離開洛陽,回到長安,行前任命崔隱甫為東都留守,由洛陽令到東都留守,職務升高了,崔隱甫依然為政嚴肅,甚為人吏嘆服。不久,崔隱甫在洛陽去世。
當初,唐玄宗有任崔隱甫為宰相的意思,就對他說:“牛仙客很可以一起談談,你常見到他嗎?”崔隱甫說:“沒有見過。”唐玄宗說:“你可以去見見他。”但崔隱甫始終沒去見牛仙客。過了些日子,皇帝又問他與牛仙客談過話沒有。崔隱甫的回答與上次一樣,于是唐玄宗決定不任用他為相。
崔隱甫的子弟中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去見牛仙客,他回答:“我并不是因為他地位低而看輕他,只是他的才能還不到中等人的水平,能與他談些什么?”崔隱甫每到一處都清廉耿介,嚴以律己,精通治理之道,在職時以強勢、正直而聞名。
[1][2]
(作者:余子愚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