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詩書雙絕堅貞不屈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8/17 8:57:25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黃庭堅常游樂于山水之間與民同樂同醉,建堂講學,與人論經(jīng)文,深得大眾喜愛,令人敬仰。他在彭水期間,本來病魔纏身,粗衣素食,表面如農(nóng)夫,閑暇之時“扶杖逍遙林麓水泉之間”,而實際上卻古道熱腸,但凡有門生來求學請教,便又“尚習未改”,講學不倦。他特意將在涪州所刻法帖運到彭水,讓好學者臨習。
為官清廉 不畏權貴
黃庭堅仕途坎坷,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jiān)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元符元年,徽宗即位,起任黃庭堅為監(jiān)鄂州稅,簽書寧國軍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受部員外郎召用,他都上表推辭身患舊疾無法勝任,請求當一個地方官,后來被朝廷任命為太平州(今安徽省當涂縣)知州。誰知,崇寧元年,徽宗親政,蔡京擅權,他上任9天就被罷免。宋崇寧二年,又以“幸災謗國”之罪除名羈管宜州。只身到達宜州后,黃庭堅居無定所,只得向老百姓租房,又遭無理官吏刁難,竟租不到房子。他搬進宜州唯一的寺廟居住,可因為寺廟是皇家專用,又被驅(qū)趕出來。崇寧四年,黃庭堅搬到了州城小南門的戍樓里。戍樓是守城的望樓,狹小、潮濕、悶熱,但黃庭堅照樣讀書賦詩、寫詞唱歌、寫字畫畫。最終,黃庭堅凄涼地死在了這個戍樓里。
黃庭堅為官清廉,從來不收受賄賂,更不畏懼權貴。但是,就因為這種為官準則,為他的為官之路設下了很多障礙,讓他的仕途坎坷不斷。生活的坎坷使黃庭堅早已厭倦了官場的險惡變遷,他把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抱負都寄情于詩文和山水之中,在詩文上獲得了極大成功,可謂“詩書雙絕”。
黃庭堅擅文章、詩詞。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開一代風氣。早年受知于蘇軾,與張耒、晁補之、 秦觀并稱“蘇門四學士”。詩與蘇軾并稱“蘇黃”。詞與秦觀齊名,然詞風流宕豪邁,接近蘇軾,有《山谷詞》。黃庭堅是江西詩派的開派宗師和領袖,詩派成員大多受黃庭堅的影響,作詩風格以吟詠書齋生活為主。他重視文字的推敲技巧,提出詩的“句中眼” 即后人所說的“詩眼”,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之“綠”字,就是通過文字錘煉而來。他注重修辭造句,常常故意打破詩歌的平仄格律,顛倒句法,使用拗律、拗句,追求生新瘦硬的風格。
黃庭堅的書法楷、行、草三體皆佳,行書遒勁奇特,草書雄放蒼勁,瑰奇飛動。 主要墨跡有《松風閣詩》《華嚴疏》《經(jīng)伏波神祠》《諸上座》《李白憶舊游詩》《苦筍賦》等!对フ孪壬鷤鳌贩Q其:“草書尤奇?zhèn),堅沒后人爭購其字,一紙千金”。
黃庭堅詩書俱佳,其風格昭示了他的冷傲和倔強,更有一股不甘示弱的高昂氣節(jié)。蘇軾說他“瑰偉之文,妙絕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比喻十分貼切。他一生勤耕詩書,博學多才,孝母憐弟;幾經(jīng)政海波瀾,淡泊名利,批評時政;屢遭厄運,卻堅貞不屈,時至今日仍值得我們稱頌。
[1][2]
(作者:張璋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