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弓與鼓子曲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6/14 9:19:52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四
張長弓先生的治學精神可以用8個字來概括:孜孜以求、唯求真諦。當年,張長弓為搜集鼓子曲的代表作《劈破玉》而四處奔波,苦苦尋覓了三四年。他在《鼓子曲言》的結(jié)語中這樣寫道:“曲子與曲譜,同為500年來無名作者不斷創(chuàng)造和修改的結(jié)晶。有曲子無曲譜則不能唱奏,有曲譜無曲詞則可以創(chuàng)造,曲譜比曲詞的價值更大,其創(chuàng)作也比曲詞艱難。因此,征集曲譜的工作更為重要。
1939年,張長弓聽說南陽石橋郝吾齋先生是曲界的泰斗。為搜集曲譜,張長弓專程拜訪他。郝吾齋先生當時已年逾古稀,體弱聲細,彈得一手好箏,能唱出不能開出,會曲譜雖多,可惜不能記錄下來。朋友們以曲譜見贈者,多系常聽到的雜調(diào),無甚精品。這使張長弓感到征譜工作的困難。
到了1943年春,報紙公開征曲,雖承遠近同好不棄,但距離完成此項工作的歷程尚遠。張長弓搜集曲譜最注意的就是訪求最名貴的《劈破玉》,假如得不到它,征求曲譜的工作也就失去意義了。1943年,有人向張長弓介紹說,唐河李柏芝是曲子行家,張長弓便同他書信往來取得聯(lián)系。李柏芝告訴張長弓,沁陽王省吾家有《劈破玉》,可是數(shù)十年來已不傳人。王省吾系名師王二胡琴的長孫,家學淵博,擅長俗曲。南陽一帶會彈唱曲子的不下千百家,會此曲的千無一人,而且從未聽說有《劈破玉》?梢姟杜朴瘛凡粋饔诠淖忧鷫。時間已久,如同嵇康的《廣陵散》一般。既知沁陽王省吾有這個寶貝,于是張長弓奉函托友,卻始終不得結(jié)果。1943年冬,他利用寒假走訪沁陽,但是因沒有找到王省吾而非常失望。為了《劈破玉》他前后發(fā)函不下10次,行程千余里,未獲結(jié)果。1944年冬,經(jīng)李柏芝多方努力,才獲得王家的秘稿。王氏在稿末注明:“此譜系數(shù)十年來不傳之秘稿,今開贈下生,幸無等閑視之。”得到這一名貴的曲譜,張長弓喜歡得要瘋狂了。張長弓這種治學精神應當成為后來者的楷模。
不過,張長弓的鼓子曲研究也留下了歷史的遺憾!稄堥L弓曲論集》在1985年再版時,唯一缺失的是他當年自費出版的《鼓子曲詞》和《鼓子曲譜》這兩本寶貴的書。他的兒子張一弓多方尋找,終于在北京中國戲曲研究所見到了這兩本書,希望后人有志于傳承鼓子曲研究的人能將其發(fā)揚光大。
(作者:劉泉生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