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圓 聶劍帆 畫
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中秋佳節(jié),民間要舉行賞月、拜月活動。所謂拜月,就是拜祭月神嫦娥。嫦娥,是遠古時期的洛陽女兒。嫦娥奔月,是產(chǎn)生在河洛大地的美麗傳說。在洛陽,嫦娥還被尊為花神。
嫦娥生于帝王家
嫦娥,又作常娥、姮娥等!渡胶=(jīng)》稱,嫦娥是帝俊之妻常羲所生。帝俊,即帝嚳(kù)。常羲,又作常儀。歷代文獻對嫦娥為帝嚳、常儀之女無異議。
帝嚳,稱高辛氏,名俊,是黃帝的曾孫,三十歲就登上王位,成為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妒酚·五帝本紀(jì)》稱他在青年時期就很有作為,繼位后,施政有方,得到萬民擁戴。
帝嚳的都城,在洛陽市偃師市城關(guān)鎮(zhèn)高莊村。《水經(jīng)注》說:“亳,本帝嚳之墟,在禹貢豫州河洛之間。”《通典》說:“偃師,帝嚳所都,亦古亳邑也。”明弘治年間的《偃師縣志》說:“偃師縣,古西亳,帝嚳所都。高辛故都在治(指偃師老城)西五里。今高莊,其遺址也。”高莊村現(xiàn)存的碑清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重修關(guān)帝廟碑記》說:“高莊村,古亳地也。”
按《帝王世紀(jì)》等文獻記載,帝嚳有四妃:元妃姜嫄,生棄,是周族的祖先;次妃簡狄,生契,是商族的祖先;三妃慶都,生堯;四妃常儀,生摯,曾接替帝嚳為王,史稱帝摯。帝嚳有一女,即嫦娥,為常儀所生。因此,嫦娥生于偃師,是一位美麗的洛陽女兒。
嫦娥奔月千古傳
嫦娥奔月是流傳千古的神話,是在世世代代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基礎(chǔ)上升華的一個美麗傳說。神話往往是歷史的影子,傳說常常能折射出歷史的真實。
《淮南子》說:“昔者,羿狩獵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樹下。遂以月桂為證,成天作之合。”這是一段極浪漫的愛情故事。《帝王世紀(jì)》說,羿的家族“世掌射正”,即掌管射箭的世襲官員。羿既然在朝中為官,其居住地也應(yīng)在偃師。
嫦娥奔月的故事見諸于文字,最早是古書《歸藏》,這是《易經(jīng)》的前身!痘茨献印氛f,羿從西王母處請來不死之藥,交給嫦娥保管。有個叫逢蒙的人,在羿不在家時,欲搶奪不死之藥,并要殺死嫦娥。嫦娥無奈,吞下不死之藥以升天。到達月宮后,不忍與羿分離。于是命吳剛伐桂樹,玉兔搗藥,欲配飛升之藥,能夠重回人間,與羿重新相聚。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fù)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