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地下的穴居文明——陜州地坑院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12/8 15:35:55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近年來,隨著陜州地坑院的保護與開發(fā),幾乎失傳的陜州鑼鼓書粉墨登場,在地坑院民俗文化園大放異彩,成為戲曲文藝百花園的一枝奇葩。
澄泥古硯美名揚
在西張村鎮(zhèn)人馬寨村的一戶農(nóng)家院里,窯內(nèi)火光熊熊,窯口站著的王馳老人被火光映紅了臉。
“我自幼隨祖輩學習燒制澄泥硯。”陜州澄泥硯傳承人王馳精通澄泥硯的配方、雕刻、燒制和窯變等絕技。當年,他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喜歡上繪畫、書法、雕刻等,中年又陶醉于民俗、民藝的研究、開發(fā)和收藏。他所燒制的硯臺色彩斑斕,觀之如墨玉,擊音如鐘鳴,窯變奇異,質(zhì)樸浪漫,堅實如鐵,極具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
人馬寨村的王躍澤則是個有心人。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開始收藏澄泥古硯,并著手恢復研制澄泥硯新品。他在老家的宅子上建起了“研山草堂泥陶硯藝術館”, 將收藏的500余方硯臺展示出來,供游客免費參觀,讓更多人了解陜州澄泥硯的輝煌歷史。
如今,這些古香古色的澄泥硯被開發(fā)成為旅游工藝商品,在陜州地坑院景區(qū)展銷,讓澄泥硯隨著游客走向四面八方,讓民間制硯人獲取經(jīng)濟效益,更加自覺地保護傳承澄泥硯瑰寶。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在人類歷史形成之前,天地間就孕育著厚重的黃土文化,隨著時光的推移,廣袤大地上萬物呈現(xiàn)勃勃生機,地坑院作為人類穴居的活化石,在文明的演變和歷史的興替進程中,彰顯著古人的淳樸與智慧。數(shù)千年之后,地坑院這個民居活化石不僅沒有消亡,更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延續(xù)著……
“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地坑院,在黃土地下閃爍耀眼的文明之光,以其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鑲嵌在華夏大地上!
(作者: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