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里”之爭,是保護還是歪曲?
http://www.b6man.com 2010-11-6 17:50:55 來源:河南旅游資訊網(wǎng) 點擊:次
爭奪名人故里,古已有之,于今為烈。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文化搭臺,經(jīng)濟唱戲”的風行,原本少人關注的鄉(xiāng)土名人頓時成了“香餑餑”。各地深挖名人資源,借名人之名舉辦的節(jié)慶活動、祭祀慶典、招商項目,以及建設的文化園區(qū)、文化廣場等數(shù)不勝數(shù)。
許多歷史名人的籍貫,或因年代久遠記載不詳,或因行政區(qū)劃變遷而隨之變動,或根本就是神話傳說而難以考索,在學術界尚無定論的情況下,各地“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紛紛爭搶。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2000年以來全國見諸媒體的名人故里之爭就有上百起。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李白爭奪戰(zhàn)”打到了國家工商總局;安徽渦陽、河南鹿邑、甘肅臨洮則為老子大動干戈;河北正定和臨城爭奪趙云故里;河北豐潤、遼寧遼陽和鐵嶺、江西武陽三地爭奪曹雪芹故里;湖北襄樊和河南南陽爭奪諸葛亮故里;湖北嘉魚縣、湖南岳陽市、浙江義烏市以及安徽的潛山等地爭奪二喬故里;陜西省米脂縣、甘肅省康樂縣以及山西省忻州市爭奪貂蟬故里……總之,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只要有點名氣,都在爭搶之列。如果說歷史上確有其人的名人尚可一爭,那么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像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牛郎織女”和神話小說中的孫悟空、哪吒、觀音等都有了“故里”。據(jù)稱,福建順昌找到了孫悟空的墓地,山東考證出了泰山就是“花果山”原型,江蘇連云港則表示水簾洞就在當?shù)氐幕ü嚼,而山西婁煩的文物旅游部門已經(jīng)決定開發(fā)建設“花果山孫大圣故里風景區(qū)”。對此,有網(wǎng)友諷刺說:“縱然是神通廣大的齊天大圣,這下子也找不到自己的老家了。”更有甚者,一向以“大淫賊、大惡霸、大奸商”的藝術形象著稱于世的被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不容的西門慶,也被兩省三地爭得不亦樂乎。
其實,在名人故里之爭背后是地方經(jīng)濟利益之爭。所有大搞名人故里之爭的地方政府,對其“文化搭臺,經(jīng)濟唱戲”的目的從來都不避諱。他們爭奪名人故里,并非真對那些古代名人有多崇拜、敬仰,而是想通過招商引資或打造旅游城市的方式來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各地深挖名人資源,生拉硬拽,稍有點歷史聯(lián)系,就上大項目,各地建的名人故居和文化旅游園區(qū),各種項目動輒投資上億,占地上千畝,勞民傷財,不過是個小盆景,沒什么精神內涵。
爭奪名人故里對于中國文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在對待歷史文化資源的態(tài)度上,筆者認為必須樹立“保護第一”的觀念,歷史文化資源都是非再生性資源,破壞了就無法再生。沒有保護就談不上開發(fā),更談不上利用。在開發(fā)歷史文化資源的時候,要更注重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的挖掘和傳承,不只是修建一些簡單的古建筑而已,要把悠久歷史文化沉淀的東西很好地給挖掘出來。
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物古跡,這些歷史文化資源可以鑒史、育人、興業(yè),在經(jīng)濟建設、社會發(fā)展和對外文化交流中,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一定要堅持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原則,挖掘、拯救和開發(fā)利用這些資源,為社會經(jīng)濟服務,樹立良好的形象,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
許多歷史名人的籍貫,或因年代久遠記載不詳,或因行政區(qū)劃變遷而隨之變動,或根本就是神話傳說而難以考索,在學術界尚無定論的情況下,各地“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紛紛爭搶。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2000年以來全國見諸媒體的名人故里之爭就有上百起。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李白爭奪戰(zhàn)”打到了國家工商總局;安徽渦陽、河南鹿邑、甘肅臨洮則為老子大動干戈;河北正定和臨城爭奪趙云故里;河北豐潤、遼寧遼陽和鐵嶺、江西武陽三地爭奪曹雪芹故里;湖北襄樊和河南南陽爭奪諸葛亮故里;湖北嘉魚縣、湖南岳陽市、浙江義烏市以及安徽的潛山等地爭奪二喬故里;陜西省米脂縣、甘肅省康樂縣以及山西省忻州市爭奪貂蟬故里……總之,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只要有點名氣,都在爭搶之列。如果說歷史上確有其人的名人尚可一爭,那么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像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牛郎織女”和神話小說中的孫悟空、哪吒、觀音等都有了“故里”。據(jù)稱,福建順昌找到了孫悟空的墓地,山東考證出了泰山就是“花果山”原型,江蘇連云港則表示水簾洞就在當?shù)氐幕ü嚼,而山西婁煩的文物旅游部門已經(jīng)決定開發(fā)建設“花果山孫大圣故里風景區(qū)”。對此,有網(wǎng)友諷刺說:“縱然是神通廣大的齊天大圣,這下子也找不到自己的老家了。”更有甚者,一向以“大淫賊、大惡霸、大奸商”的藝術形象著稱于世的被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不容的西門慶,也被兩省三地爭得不亦樂乎。
其實,在名人故里之爭背后是地方經(jīng)濟利益之爭。所有大搞名人故里之爭的地方政府,對其“文化搭臺,經(jīng)濟唱戲”的目的從來都不避諱。他們爭奪名人故里,并非真對那些古代名人有多崇拜、敬仰,而是想通過招商引資或打造旅游城市的方式來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各地深挖名人資源,生拉硬拽,稍有點歷史聯(lián)系,就上大項目,各地建的名人故居和文化旅游園區(qū),各種項目動輒投資上億,占地上千畝,勞民傷財,不過是個小盆景,沒什么精神內涵。
爭奪名人故里對于中國文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在對待歷史文化資源的態(tài)度上,筆者認為必須樹立“保護第一”的觀念,歷史文化資源都是非再生性資源,破壞了就無法再生。沒有保護就談不上開發(fā),更談不上利用。在開發(fā)歷史文化資源的時候,要更注重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的挖掘和傳承,不只是修建一些簡單的古建筑而已,要把悠久歷史文化沉淀的東西很好地給挖掘出來。
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物古跡,這些歷史文化資源可以鑒史、育人、興業(yè),在經(jīng)濟建設、社會發(fā)展和對外文化交流中,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一定要堅持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原則,挖掘、拯救和開發(fā)利用這些資源,為社會經(jīng)濟服務,樹立良好的形象,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
作者:若 通訊員:
(責任編輯:志威)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節(jié)儉又時尚“拼游族”悄然興起 2010-12-13 10:27:22
- 綠博園傾力打造“中國綠谷” 2010-12-6 8:41:10
- 自駕游青睞高速服務區(qū) 2010-11-9 9:11:51
- 游客遇車禍 旅行社未投保判賠10萬元 2010-11-2 9:01:14
- 當外資的“刀”切向出境游的“蛋糕” 2010-8-31 9:12:17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