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景室山上的老君廟。
老子騎青牛石像,這個畫面是老子遺跡處必備的標識之一。
老君山是老子終老之地,此為老子金身像。
老君山峰峻林秀,這是吸引老子前來隱身修行的原因之一。
老子出生在鹿邑太清宮,揚名在靈寶函谷關(guān)已被天下人認可,其歸隱和仙逝之地卻大有爭議。司馬遷斷言老子“莫知所其所終”。
不過,從事老子文化研究三十余載的李玉瑞認為,老子歸隱欒川老君山有志書碑記為憑,又有豐富的民間傳說。北魏時在老君山修建廟宇,唐太宗李世民、明萬歷皇帝朱翊鈞皆認定老君山為老子歸隱修煉圣地。
老君山上有老君廟,老子在那里享受人間煙火。
景室山之奇
2月24日,老君山。
了解老子在老君山的行蹤,須攀上景室山,老君廟就在山頂。
登臨老君廟,從山下步行上山,需要兩個小時。如今,老君山最險要的兩段路均修了索道,乘坐纜車,可以很容易地到達老君廟。
和我一起坐纜車的鄭鑫,是老君山風景區(qū)的營銷總監(jiān)。來風景區(qū)工作之前,他的職業(yè)是教師。
鄭鑫說,來到老君山了解老子,必須弄清楚幾個問題:老子為什么選擇老君山?他在老君山做了什么?老子仙逝后,給當?shù)亓粝履男⿲氋F財富?
老子選擇老君山的原因,鄭鑫給出了與常人不同的答案,他認為老子是因為躲避政敵而隱修于此。
曾任周朝“柱下史”的老子,在太子們爭權(quán)中,他支持的一方失敗,于是攜太子逃離京都,后來這位太子被暗殺,老子覺得自己的生命也受到威脅,就選擇欒川隱居起來。
我并不認同鄭鑫的說法,老子講究無為而治,“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不太可能參加皇位之爭的政治運動。
老子選擇老君山傳統(tǒng)的版本是,老子對周朝失望后,決意西出函谷關(guān)尋找更多真知,然而出西安七百里至大散關(guān)后,老子面對的是戈壁沙漠,重重關(guān)山,即使是血氣方剛的青年男子也難以前行,何況是年逾八旬的老者。素以“道法自然”為基本準則的老子,不主張冒險,于是返回關(guān)內(nèi)。歸鄉(xiāng),難掩悠悠眾口,于是打算擇山而隱。
商湯時代,欒川曾出現(xiàn)過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伊尹,他先后輔佐過商湯時代三位君王,上知天時,下識地理,百姓稱其“半仙”,歷史上稱其為“第一賢相”,老子因此看上了有地脈靈氣的欒川,認為這正是隱身修煉的最佳選擇。
欒川之南,三山鼎立,古往今來,稱之“伏牛三鼎”,東鼎景室山,中鼎少室山,西鼎華室山,唯景室山為三鼎之最,常年云霧繚繞,稱曰“仙境圣地”。于是老子繞過函谷關(guān),取道南行,走虢國驛道,經(jīng)盧氏,翻過悶頓嶺,在漫子頭伊尹故居地歇息求拜,之后順著景室河水逆流而上,最終成就了中原聞名的老君山。
坐在纜車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少室山、華室山,與老君廟所在的景室山各自成峰,蔚為壯觀。
- 神農(nóng)山情思 2010-3-25 15:22:01
- 春游到鄢陵 思古有李白 2010-3-23 16:49:44
- 早春二月 踩著花香去旅游 2010-3-16 8:42:46
- 玩轉(zhuǎn)鄭州紅酒館 2010-3-15 14:05:03
- 《禪宗少林·音樂大典》今日復演 2010-3-12 8:34:53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