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景點路線指南
洛陽龍門石窟:從市區(qū)乘坐81路,53路,60路可直達龍門石窟、白園、香山寺
關(guān)林:同龍門石窟
白馬寺:從西關(guān)乘56路公交車終點下車
白云山國家森林公園:洛陽→伊川→嵩縣→欒川合峪鎮(zhèn)→白云山
重渡溝:洛陽-嵩縣-舊縣-潭頭-重渡
國色牡丹園:火車站或谷水西乘51路公交車國色牡丹園下車即到
洛陽長途汽車站有發(fā)往白云山、中岳廟、西泰山、天池山、木札嶺、倒回溝、神靈寨、小浪底、龍峪灣、少林寺、陸渾水庫、重渡溝、花果山、石人山、雞冠洞、青要山等旅游景點的班次,詳細時間請電話垂詢 0379-3233186 、 3239453。
洛陽特色小吃
漿面條 不翻湯 新安燙面餃 胡辣湯 潘金和燒雞 牛、羊肉湯 丸子湯
洛陽名菜
“水席”起源于洛陽,這與洛陽的地理氣候有很大關(guān)系。 洛陽 四面環(huán)山,地處盆地,雨量較少,氣候干燥寒冷,民間飲食多用湯類,喜歡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這里的人們習(xí)慣使用當(dāng)?shù)爻霎a(chǎn)的淀粉、蓮菜、山藥、蘿卜、白菜等制作經(jīng)濟實惠、湯水豐盛的宴席,就連王公貴戚也習(xí)慣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創(chuàng)造出了極富地方特色的洛陽水席,并逐漸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風(fēng)味。
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全席共設(shè)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 4個壓桌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順序極為考究,先上8個冷盤作為下酒菜,每碟是葷素三拼,一共16樣;待客人酒過三巡再上熱菜:首先上4大件熱菜,每上一道跟上兩道中件(也叫陪襯菜或調(diào)味菜),美其名曰“帶子上朝”;最后上4道壓桌菜,其中有一道雞蛋湯,又稱送客湯,以示全席已經(jīng)上滿。熱菜上桌必以湯水佐味,雞鴨魚肉、鮮貨、菌類、時蔬無不入饌,絲、片、條、塊、丁,煎炒烹炸燒,變化無窮。
洛陽水席在洛陽極為普遍,大街小巷的餐館隨處可見,但以老城區(qū)南大街附近幾家專營水席的“水席園”為佳。當(dāng)?shù)厝瞬⒎且源蟮?ldquo;真不同”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