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猴表演”古稱“猴戲”始于秦末漢初,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魏晉時期,傅玄在《猿猴賦》中詳細而逼真地描寫了猴戲表演的場景,“先裝其面,又丹其唇”,“既似老公,又類胡女”。北宋張師正《倦游雜錄》有:“京師優(yōu)人以雜物布地,遣沐猴認之。”
“馴猴表演”作為一項最為經(jīng)典的傳統(tǒng)民俗表演,以其自身獨特的趣味性、觀賞性廣受各年齡層次的游客喜愛,調(diào)皮搗爛的小猴子們在民間藝人的指揮下騎車、踩高蹺、倒立、裝死各項仿人技藝樣樣精通。但是最逗趣的還莫過于與馴猴師傅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東竄西跑的幽默互動,令人捧腹大笑,百看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