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覽老君山的時候,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一群人,在絕壁棧道上肩負重擔(dān),臉淌汗珠,步履沉穩(wěn),一步步,一級級,不氣餒,不懈怠,歷盡艱辛,直達金頂,他們是行走在老君山上的另一道風(fēng)景——“背山工”。
近日,一位在老君山上的獨臂背山工感動了很多人,他的名字叫楊文超。今年43歲,從中天門到金頂這段10多公里的崎嶇山路,他已經(jīng)走了7年。
20多歲時,一場事故讓他失去了右臂。在經(jīng)歷了人生如此大的變故后,作為家庭頂梁柱的他沒有氣餒,選擇上了老君山,為年幼的女兒、為年邁的父親再次挑起家里的擔(dān)子,作為父親、作為兒子,他沒有退縮,他在重新尋找屬于自己的那份工作和生活的勇氣。
雖然背慣貨物,也走慣山路,可獨臂登山,捆扎貨物、裝貨物都十分困難,背累了,歇的時候貨筐也不敢落地,一是耽誤時間,再者最主要的是貨物落地后,自己只有一只胳膊,再背起來卻很艱難?墒窍胂肽昀系母赣H和年幼的女兒,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努力,現(xiàn)在已學(xué)會了自己一個人裝貨和捆扎貨物。
雖然景區(qū)有游客索道,但是為了安全不能客貨混裝,再者索道上站到金頂之間的山路索道無法達到,仍需要人力完成。經(jīng)常需要往山上背石子、水泥、礦泉水、方便面等物資。
走在懸空棧道上,經(jīng)常要與游客碰面。獨臂的他,已成為老君山一道風(fēng)景,他也習(xí)慣了被圍觀,坦然承受各種眼光。那眼光,有驚訝,有好奇,有憐憫,有欽佩,有感動,有激勵。
山上的道路很多不是臺階就是絕壁棧道,對于一個身上背著一百多斤貨物的人來說走起來尤其的困難,更不必說是一個只有一只胳膊的背山工,但是他仍能不辭辛苦的堅持著,只要有活干,心里就感到滿足,有時候白天干完,晚上還會去加班背,一干就干到次日凌晨1點多鐘,有時天不亮就開始往山上背東西。
他這樣的堅持和勇氣,也讓工友們?yōu)橹鄯挤Q他為“獨臂背山工”。他用只有一只胳膊的臂膀,撐住了家的安穩(wěn),撐起孩子的成長,撐起來了父親的晚年。
像楊文超這樣的背山工,老君山上還有很多,在索道未建成的年代里,廟宇維修、賓館改造、索道建設(shè),一磚一瓦,材料設(shè)備,都須背上山。他們負重前行,背起的不僅是貨物和對進山游客的責(zé)任,也是對自己家庭的責(zé)任。
他們用雙腳丈量了老君山的步道,用脊背扛起重擔(dān),他們是老君山的參與者和建設(shè)者,見證并參與了老君山一年又一年的變化,是行走在老君山上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