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家有烏木半方,勝過財寶一箱。”2023年4月10日,記者在位于河南省濮陽市東北莊雜技文化園區(qū)的華夏神木博物館看到,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烏木、金絲楠木藝術(shù)品雕像,勢大形美,令人驚嘆。目前,該館正在進行裝修、燈光調(diào)試等收尾工作,將于5月1日正式向公眾開放。
華夏神木博物館一角 吳丹 攝
華夏神木博物館占地67畝,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館內(nèi)分為西區(qū)和東區(qū):西區(qū)6個展廳為游客介紹了有關(guān)烏木的文化價值及科普類價值;東區(qū)為游客介紹了濮陽獨特的西水坡文化,游客可以在這里 看到最純正的上古祭祀文化。館內(nèi)有古沉木原木3000余噸,還有300余件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古沉木孤品,屆時,參觀者將一飽眼福。
在金絲楠展廳,記者有幸看到了該館的“鎮(zhèn)館之寶”——長達24.5米金絲楠。這根金絲楠樹干布滿了金絲楠烏木中最稀少珍貴的花紋——龍膽紋,最粗的地方接近4米。它在地上生長了3000多年,在地下又埋藏了6000多年,它見證了1萬多年來的時空變化和斗轉(zhuǎn)星移。目前這個品種的金絲楠已絕種,而這根“東方神木”在濮陽棲身,將再現(xiàn)它的王者風范。
“烏木不能再生,屬于很有限的資源,這是自然留給我們的一個瑰寶,我只是把它收藏、保護好,然后傳承下去。我留存這些瑰寶,就是想通過烏木的藝術(shù)內(nèi)涵,讓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有更深的理解。我相信華夏神木博物館將成為濮陽又一文化地標。”館長員增榮說,他將這些瑰寶放進博物館,就是想讓大家從“東方神木”的身上,感受到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華夏龍都精神。
“烏木是千金難求的稀世奇珍,所以華夏神木博物館的建立就很有意義。我們就是利用它的稀缺性,吸引更多人的目光,讓更多的人來到濮陽,來到東北莊,從而帶動我市文旅發(fā)展。”濮陽市文廣旅體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玉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