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8日晚,共青團中央置頂微博宣布:將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定為“中國華服日”,今年的4月18日為第一屆,主會場定在西安曲江新區(qū)。
我們知道,軒轅黃帝是偉大的華夏文明的開創(chuàng)者,被成為人文初祖,是所有中華兒女都應該虔誠緬懷的神圣祖先。在黃帝誕辰這一天舉辦首屆“中國華服日”,可以看出國家對復興中國傳統文化民族和復興中華民族的決心。
古代,農歷三月初三,也被稱為上巳節(jié)(上祀節(jié))。在這一天前后,大多都是春和日麗的景象,城中男女也在此時傾巢而出,紛紛出門踏青,著華美服飾,互贈香草,抑或祓禊沐浴,或曲水流觴,參與到各種活動當中,來進行中國式的狂歡慶祝。遺憾的是,宋朝以后,上巳節(jié)的風俗漸漸淡去,南宋時期,已經很難找到大規(guī)模慶祝上巳節(jié)的記載了。目前只在日本、韓國流傳,其中“女兒節(jié)”更是成為日本五大重要節(jié)日之一。
所以,此次“中國華服日”活動,也被賦予了更多含義,顯得格外重要。
中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在五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不僅形成了一套宏大的禮儀思想和禮儀規(guī)范,而且其精髓深入人心,形成了完整的倫理道德、生活行為規(guī)范,進而內化為中華民族的自覺意識并貫穿于心理與行為活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