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木錯
納木措,藏語意為“天湖”,湖面海拔4718米,從湖東岸到西岸全長70多公里,由南岸到北岸寬30多公里,總面積為1900多平方公里,是我國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最深處約33米以上。納木措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后補給,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藍色,水天相融,渾然一體,閑游湖畔,似有身臨仙境之感。
納木錯的形狀像靜臥的金剛度母,湖的南面有烏龜梁、孔雀梁等18道梁,湖的北面有黃鴨島、鵬鳥島等18個島,湖的四面建有4座寺廟,即東有扎西多波切寺,南有古爾瓊白瑪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象征著佛教上所說的慍、怒、權(quán)、勢。這些寺廟的墻壁上有許多自然形成的佛像,據(jù)傳納木錯是帝釋之女,念青唐拉之母,被善男信女視為必去的神圣之地,從古到今香客不斷。
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詞,意為心中的日月,英語發(fā)音源于康方言南路十語群體中甸的藏語方言。“香格里拉”一詞早在一千多年以前藏文獻資料中就有記載,漢語拼音字母音譯轉(zhuǎn)寫“xamgyinyilha”意為“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一詞的含義與中甸縣古城藏語地名“尼旺宗”相一致。
白水臺,是自然形成的石灰華的階梯狀的水池組合,妙趣天成,有“仙人遺田”之稱。納帕海、碧塔海和哈巴雪山相映成趣,其神韻與九寨溝、黃龍寺,大有“相雄不相讓”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