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當地的朋友們說,駐馬店有個老樂山景區(qū)。開始還以為被朋友調侃,樂山?那不是在四川嗎?朋友說:哈哈,劉老師您歲數不大,耳音咋也不濟了呢?是老樂山呀!不過它原來的名字的確叫樂山,為了區(qū)別四川的樂山,在原來樂山名字的基礎上加了個“老”字。老樂山應運而生。


樂山古稱朗陵山,隋代改為朗山,宋大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因避宋祖趙玄朗之諱改名為樂山。佛教認為人生之樂,有三種境界:一是娶妻生子,為小樂;二是升官發(fā)財,為中樂;三是看破紅塵,有菩提心,為大樂也。所以登樂山者必有菩提心,容常人所不容之事。樂世間且不樂之境,人人方能成為大樂者。老樂山景區(qū)號稱是駐馬店人的后花園。到了夏季人們都跑到這里來避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