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
黃鶴樓巍峨聳立于武昌蛇山之巔,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只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云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自古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代名士都先后到這里游樂,吟詩作賦。而崔顥的詩《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一直被認為是千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誦。因這首詩,成就了黃鶴樓“文化名樓”的地位。
岳陽樓
聳立在湖南省岳陽市西門城頭,是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始建于唐開元四年(716年)。宋慶歷五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作《岳陽樓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格言,更使岳陽樓名聞天下。該樓高19米,為四柱三層,飛檐盔頂?shù)募兡窘Y構。樓頂承托在玲瓏剔透的如意斗拱上,曲線流暢,陡而復翹,宛如古代武士的頭盔,為我國現(xiàn)存古建筑中所罕見,F(xiàn)在的岳陽為1984年重修,保持了原有的歷史風貌。登岳陽樓可瀏覽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