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多年前,在大宋都城汴京,天才少年王希孟在帝師宋徽宗的親自指導下,創(chuàng)作了《千里江山圖》;900多年后,在同樣的地點,眾多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賞析解讀這幅千古名畫。
11月17日上午,一場圍繞《千里江山圖》“大宋的顏色”為主題的名家對談,在古都開封龍亭公園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內舉行,這是記者在第四十一屆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jié)閉幕式上領略的又一場文化盛宴。
伴隨著悠揚的古琴表演和曼妙的舞蹈演出,活動拉開了帷幕。開封是八朝古都、文化圣地,《千里江山圖》和《清明上河圖》一樣都是開封的文化名片,《清明上河圖》表現(xiàn)的是大宋民心,《千里江山圖》表現(xiàn)的是大宋士氣。在畫卷的誕生地舉辦這樣的活動意義非凡,它將新書首發(fā)式與開圖講壇結合,必將對國民深度了解“造極于世”的大宋文明、堅定文化自信產生深遠的影響。
北宋青綠山水巨作《千里江山圖》是首屈一指的國寶名畫,全卷不僅營造了一個宏大廣闊的山水世界,而且畫出許許多多扎實的細節(jié),使畫卷不僅具有深邃的哲學內涵,而且充滿極其微妙的情味。其顏色尤其令人驚嘆:青綠與金黃交相輝映,既璀璨又沉著,既清純又輝煌,青春的激情與理想的秩序和諧共生,既愉悅眼目,又表達著豐富的精神意義。
《千里江山圖:大宋的顏色》是河南美術出版社“讀懂中國畫”叢書的又一部力作。首發(fā)式上,本書作者田玉彬動情地分享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和體會,他認為“超細讀”是走進中國畫的鑰匙。中國經(jīng)典古畫美在細節(jié),而吃透細節(jié)是需要淵博的知識儲備,這就需要作者耐心細致、有條不紊地進行“領看”和“領讀”。
田玉彬笑稱這本書的創(chuàng)作得益于自己的“死磕”,不放過任何知識疑點,給讀者提供實實在在的干貨。他自信地說,只要讀者跟著他這位導游,一寸一寸地看過這幅12米的長卷,就不僅會和他一樣感動于畫卷的偉大,還會掌握山水畫的欣賞鑰匙,知道名畫“名”在哪里而不僅僅是看熱鬧。
中原出版?zhèn)髅郊瘓F總編輯耿相新認為,美育思想始終流淌在中華五千年的文化血液之中。當今的美育建設離不開傳統(tǒng)文化,而我國豐富的傳世名畫則是中華傳統(tǒng)審美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現(xiàn)形式。深入挖掘古代名畫的美學價值,創(chuàng)新其表達方式,使之真正走入當代人心靈深處參與精神塑造,是當代出版人的使命和責任。河南美術出版社的“讀懂中國畫”叢書就是一次很好的嘗試,已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河南美術出版社總編輯康華介紹,《千里江山圖:大宋的顏色》是河南美術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本美育普及讀物。該書聚焦北宋青綠山水神作《千里江山圖》,通過“超細讀”的講解、超高清的圖片、生動的故事、靈動的文筆、密集的知識點,實現(xiàn)了讓讀者“前所未有地看清名畫細節(jié)”“前所未有地讀懂畫卷內涵”的策劃初衷,“本書是《千里江山圖》問世以來首次大規(guī)模的超細解讀,真正實現(xiàn)了圖文并茂,文質兼美,讓讀者一本書讀懂、讀透。”
河南博物院原院長、文博二級研究員田凱學養(yǎng)深厚,他在北京大學考古系求學時的論文題目就是有關宋代開封研究,幾十年來圍繞著這個領域深入探索,成果卓越。田凱認為,大宋氣象下宋代美學的風格主要表現(xiàn)為內斂與理性、多元化和包容性,以及強烈的思辨性和哲學性,這些特征共同構成了宋代獨特的美學風貌,也為中國美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肚Ю锝綀D》璀璨奪目的顏色,就是大宋的顏色。
首發(fā)式上為開封市圖書館捐贈了田玉彬潛心研究并出版的精品力作《清明上河圖:宋朝的一天》和《千里江山圖:大宋的顏色》。
活動在開封市歌舞劇院《來趣宋潮》的舞蹈中結束。此次活動由河南美術出版社、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開封市文化旅游投資集團聯(lián)合主辦,開封市圖書館、河南省尋宋紀文化創(chuàng)意公司、龍亭公園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