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是個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的城市,再加上千年的歷史底蘊,不管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都非常值得去看,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波嵩縣值得打卡的人文景觀。
兩程故里
明代皇帝敕封的一代儒宗、程朱理學奠基人北宋程顥、程頤二兄弟之故里。二程祠堂、石碑坊遺跡尤存。
程頤晚年終老于嵩縣田湖耙耬山下的程村。程村是明代皇帝御封的兩程故里并有奉旨建的二程祠。二程理學思想被其三傳弟子朱熹發(fā)揚廣大,程朱理學思想(也稱道學),遂成為明清時期封建統(tǒng)治的正統(tǒng)思想。
伊尹桑梓
商代開國名相、中華廚祖伊尹故里在嵩縣紙房沙溝,今有伊尹祠堂一座,為今人于原址上重建。鄰近之洛溝有伊姑冢,傳為伊尹母親之墓。
涂山禹跡
大禹娶妻于涂山,涂山在嵩縣,顧頡剛、錢穆、聞一多皆證之。涂山即三涂,據(jù)水經(jīng)注所載,當為今何村之崖口(蛤蟆崖)。
(1)大禹妻子是嵩縣人,嵩縣是歷史教科書中有朝以來第一個帝王——夏啟的外婆家。
(2)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成語故事發(fā)生在嵩縣。
(3)《侯人兮猗》,這首中國最古老的情歌由嵩縣人——大禹妻子女嬌唱出。
(4)世界史上最早的聯(lián)合國大會在嵩縣召開,大禹主持召開的涂山之會,參加者有萬國之多。會上還舉行了世界史上最早的閱兵式。
(5)如今九尾狐仙影視劇霸屏,而嵩縣正是傳說中九尾狐仙的祖庭。有記載大禹的妻子是一只九尾白狐,這是中國典籍中對九尾白狐神話故事最早的記載。后世神話中的狐仙多以“涂山后裔”自居來夸耀血統(tǒng)的純正。
陸渾山水
洛陽是唐代的東都,武則天時期,更是把東都作正都,因此洛南的嵩縣——那時叫陸渾、伊陽,就屬京畿之地。因嵩縣山川秀美,一派田園風光,號為“伊陸名山”,吸引著大量文人墨客紛至沓來。這其中,有詩仙李白,有詩圣杜甫,還有宋之問、岑參、白居易等等。李白現(xiàn)存詩集中至少有三首詩歌寫嵩縣的鳴皋山,即今九皋山;李白一生中的好友也就是《將進酒》里所呼的“岑夫子、丹丘生”那個岑夫子岑勛便歸隱在陸渾的鳴皋山,李白的妻叔(或妻伯)歸隱在伊陽縣的五崖山(今德亭楊灣境內),所以李白對陸渾的感情是很深的,他筆下的嵩縣風光“青松來風吹古道,綠蘿飛花覆煙草”,一派浪漫詩意。杜甫、宋之問、岑參等詩人都在陸渾有山莊居住,宋之問更是留下大量歌詠陸渾風光的詩作。白居易曾“下馬閑行伊水頭”,并為“紅粒陸渾稻,白鱗伊可魴”的美味所傾倒。古代典故“琴臺善政”、“紫芝眉宇”的主人公也是唐代著名隱士元德秀晚年便歸隱在陸渾山。就連中華食療鼻祖孟詵也慕名歸隱伊陽山中。陸渾燦爛的詩人文化帶給嵩縣的是:
(1)大量古代名家歌詠嵩縣的詩作,成為嵩縣最好的宣傳名片。
(2)為嵩縣這片土土賦予浪漫氣質和詩意精神,激勵著后世嵩縣文化藝術界英賢輩出。
(3)元德秀琴臺善政故事對于今天的廉政文化建設;
(4)孟詵食療對于今天的養(yǎng)生科學都有著重要意義和價值。
石頭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