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河南省焦作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焦作日報社、焦作市文聯(lián)主辦,焦作市攝影家協(xié)會承辦的“云游四季”2023焦作文旅攝影大賽第一階段評選結(jié)果出爐。大賽評委會從4100幅優(yōu)秀攝影作品中精挑細選了110幅入選和特邀攝影佳作。目前,該大賽第二階段征稿工作如火如荼進行中,2023年11月30日截稿。第二階段將再次評選出60幅攝影作品,與第一階段入選的60幅攝影作品角逐金、銀、銅質(zhì)收藏獎。
省城北大門 都市后花園 何新河 攝
再造一個“焦作節(jié)”!焦作攝影人擔當有為,“出圈”出彩。
從1月策劃“云游四季”2023焦作文旅攝影大賽,到4月啟動征稿,再到經(jīng)歷了“五月因愛來焦作”“熱情焦作 好客懷川”“來焦作 是朋友”“龍騰懷川·粽情焦作”等一系列焦作文旅重大策劃,焦作攝影人緊跟腳步、熱情融入,用汗水澆灌藝術,用藝術裝點城市,向遠道而來的客人,向土生土長的焦作人,呈現(xiàn)了溫暖、靈動、深刻的“焦作印象”。
云臺山音樂節(jié) 段超 攝
有激情!
數(shù)萬人身披雨衣,高舉紅旗,在云臺山音樂節(jié)上縱情放歌;五大文旅市集上,焦作人與外地游客同歡同樂,穿著漢服喝啤酒,吃著燒烤看星空;鄉(xiāng)村籃球賽開賽,里三層外三層的觀眾對著紅藍相間的球場大聲呼喊。
百龍朝賀 關慧清 攝
有真情!
在陳家溝的祖祠里,不同膚色的太極拳愛好者深度體驗太極拳文化的魅力;在武陟黃河岸邊,年輕的小伙兒舞動黃河飛龍,大氣磅礴;在“萬里黃河第一觀”——嘉應觀,“百條龍鳳”騰空而起,熱烈歡迎八方來客。
喜看云臺多蒼翠 李全民 攝
有壯美!
雨后的云臺山霧氣繚繞,宛如仙境;日落的大沙河,靜水深流,曲橋回廊,仿若鏡中畫;京廣線與鄭焦高鐵“人”字相交,欲從空中垂臥,撲進千畝綠野;巍巍南太行,雪落無聲,配上黃色的沙土、青色的山巒,那是大地冬日的告白。
紫色油菜花“點燃”農(nóng)旅游 白水平 攝
有煙火氣!
博愛的湘妃竹被巧手的大姐們編成了門簾、竹筐;溫縣自古出好麥,將翠綠的麥粒放進石磨,出來便是噴香的碾饌美食;好水“養(yǎng)”出好鴨蛋,每顆修武松花蛋里都“站”著一棵松;千萬名游客在黃河岸邊一字排開,坐等滋滋冒煙的武陟砂鍋端上來。
日落沙河蕩晚舟 楊秋利 攝
激情、真情、壯美、煙火味,這是美麗的焦作,這是焦作攝影人鏡頭下的焦作。
4100幅作品有4100個角度,4100個角度的背后至少有4100個“焦作故事”。
此次大賽第一階段評選結(jié)果出爐后,高級記者、焦作市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趙耀東不禁感慨:“用心、用情、用影像講好焦作故事,助力焦作發(fā)展,是每個焦作攝影人的心愿。我們的攝影作品只有融入到了焦作人民奮進的事業(yè)中,才能彰顯最大價值。”
為了拍攝一幅云臺山霧景,70歲的攝影人劉玉安自備干糧,連續(xù)半個月,乘公交車、步行往返茱萸峰等景點;退休干部、攝影人路保平的攝影作品是用腳步丈量出來的,他走遍了焦作的山山水水、溝溝寨寨;攝影人楊思勇十年如一日,采用弱光拍攝技法記錄焦作城市變遷;來自陜西的攝影人李玉龍完成在焦作第一階段的拍攝工作返回途中,聽說“美景”來了,便又毫不猶豫半路折返。
焦作旅游“不可不打卡的景點”“不可不嘗的美食”“不可不去的村莊”……每個“不可不”的背后有焦作攝影人的不可不為、必有作為。
全市“一盤棋”,再造“焦作節(jié)”,助推文旅高能級!這是焦作市委、市政府的深謀遠慮。焦作攝影人聞令而動,全力以赴。
焦作市攝影家協(xié)會已成立38年,其一誕生便與焦作文旅事業(yè)密不可分。近年來,該協(xié)會遵循“崇尚攝影學術”的新理念,開展了系列豐富多彩的攝影創(chuàng)作和攝影學術活動,圍繞焦作發(fā)展大局,找準“鏡頭感”,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的攝影家。
范霖、李英杰榮獲第十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趙耀東榮獲“首屆河南省十佳攝影記者”稱號、第五屆河南省攝影金像獎,邱大軍、袁丹榮獲“河南省風光十杰”稱號。侯翔的攝影作品《山雨欲來》入選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王茹的攝影作品《夢中的綠色》入選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
焦作市攝影家協(xié)會先后成功策劃、舉辦了“中原養(yǎng)生地·河南云臺山”全國攝影大獎賽、“飛閱云臺山”全國攝影大獎賽、共享太極共享健康“太極一日”全球主題攝影大獎賽、“為藍天點贊”環(huán)保主題攝影大獎賽、“中持水務杯”北山治理主題攝影比賽、“我眼中的大沙河”攝影比賽、南水北調(diào)綠化帶征遷安置攝影比賽、“聚焦寨卜昌”紅色主題攝影比賽、焦作市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焦作記憶”主題攝影比賽、南水北調(diào)中線焦作城區(qū)段建設成就攝影比賽等賽事和展覽。
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焦作市攝影家協(xié)會手機分會和焦作市攝影家協(xié)會航拍分會。會員作品分別在瀚圖影像、中國攝影、豫覽影像、快拍網(wǎng)、人民攝影、大眾攝影、攝影世界等平臺頻頻刊發(fā)。一批骨干會員的紀實攝影、創(chuàng)意攝影和風光攝影在全國亮相,頻頻獲獎。
聚合影像力量,做焦作建設的參與者,做焦作正能量的傳播者,做焦作文化的傳承者,焦作攝影人將點滴汗水匯流成河,在影像世界中表達著對家鄉(xiāng)最深沉、最持久的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