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yè)
●2007年,少林寺、龍門石窟、云臺山成功獲評全國第一批5A級景區(qū);
●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共有A級以上旅游景區(qū)511家,其中5A級13家,排名全國第三;
●4A級景區(qū)165家,3A級景區(qū)230家,旅行社1137家,星級酒店432家,民宿457家,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單位26個,云臺山、嵩山、伏牛山等世界地質公園4個,國家地質公園14個,省級地質公園15個;
●2018年全省接待海內(nèi)外游客達7.86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8120.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5%和20.28%,躋身中國旅游第一方陣;
●智慧旅游走在全國前列智能化企業(yè)代表: 龍門石窟云臺山紅旗渠等 “一機游”“碼上游”和“刷臉游”廣泛應用;
●功夫品牌:少林功夫、太極拳;
●精品路線:黃河絲路游、中華古都游、中國功夫體驗游、中原山水游;
●紅色旅游:大別山紅軍長征游、河南抗日戰(zhàn)地游、豫東解放戰(zhàn)爭游、河南時代精神游等四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
●特色活動:“過大年回老家”“老家燈會”“春醒·憶老家踏青賞花季”;
●全域旅游典范:助推脫貧攻堅的典范(新縣)、助推景城融合的典范(修武)、助推城鄉(xiāng)一體的典范(濟源)和助推鄉(xiāng)村振興的典范(欒川),為河南旅游再出發(fā)提供了鮮活樣本。
公共文化
●省、市、縣、鄉(xiāng)、村五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公有制藝術表演團體174個
村級綜合文化中心4.7萬個
文化館205個
文化站2412個
圖書館160個
●全省共有全國文化先進縣26個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74個
文藝創(chuàng)作
重點劇(節(jié))目200多部 實現(xiàn)了 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八連冠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八連冠中國藝術節(jié)大獎七連冠和文華大獎六連冠
非遺保護
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項目名錄保護體系,列入四級名錄體系的非遺項目有9000余項,其中,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2個,國家級代表性項目113個省級代表性項目728個。
文物考古
5項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位居全國前列
龍門石窟 安陽殷墟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文化建筑群 絲綢之路 大運河
●45項考古發(fā)掘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為全國之最●全省不可移動文物單位總數(shù)達65519處,位居全國第二位●可移動文物177萬件/套,位列全國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