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會上巴馬旅游企業(yè)代表推介旅游產品,介紹了對巴馬長壽奧秘的探索,并利用PPT投影儀,向大家展示介紹了巴馬眾多的旅游景區(qū)、瑤族風情、名優(yōu)特產。
巴馬目前以長壽養(yǎng)生為主題的旅游景點有賜福湖長壽島、巴盤長壽屯、仁壽文化源,此外還有目前全國唯一的以長壽為主題的博物館。長壽島上建有178米長的中華養(yǎng)生文化長廊,淋漓盡致地展示了古人對健體及延年益壽的論述與巴馬養(yǎng)生經;巴盤長壽屯一個村有7位百歲老人,每天車水馬龍,家訪百歲壽星的游客絡繹不絕;仁壽文化源擁有清朝其先祖受賜的壽匾“惟仁者壽”,晚上還有瑤族風情篝火晚會;巴馬長壽博物館集中展現(xiàn)巴馬的長壽文化與孝道文化,附有大量的圖片與壽匾實物。
巴馬有兩個4A級景區(qū):水晶宮景區(qū)與盤陽河景區(qū)。位于巴馬大洛村的水晶宮溶洞是樂業(yè)-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以石毛、卷曲石、晶霜、晶花等罕見的非重力水沉積物景觀為最大特色,走進水晶宮如臨一個冰天雪地的天然冰雕世界,中國國家地理雜志2011年10月號喀斯特專輯中贊其是中國已開放的100多個旅游洞穴中最漂亮的一個;與水晶宮相鄰的是巴馬的標志物命河,其蜿蜒九曲的天然河道宛若一個飄逸的草書“命”字;盤陽河景區(qū)由水波天窗、盤陽仙境漂游、百魔洞、賜福湖組成。水波天窗又名百鳥巖,是景區(qū)的核心景點,水洞內波光倒影、天窗如畫,空氣清冽、水如翡翠,舟游其間如入三天三夜夢境;百魔洞由前洞、天坑、后洞組成,洞內外每天大量養(yǎng)生“候鳥族”聚集,養(yǎng)生操千姿百態(tài),交流互學、其樂融融,享譽“長壽養(yǎng)生圣壇”。傳奇化的百魔神水其實是一泉水口,盡管媒體對其功效褒貶不一、曝光不休,巴馬的“候鳥人”卻每天取水飲用,眾口一詞,極盡贊美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