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谷是一條谷中之谷,全長約4km,海拔約800 m-1736m,高差近千米。谷內(nèi)奇峰突兀,峭拔雄壯,一條蜿蜒曲折的桃花溪水貫穿峽谷,溪水兩岸草藤垂掛,雜木叢林莽莽無際,隨山風(fēng)涌動的綠潮似海水漫卷。
桃花谷風(fēng)景秀麗,被稱為愛情谷,霧散云山變,花開鳥飛鳴,高山懸瀑落百丈,泉流潭水澄如鏡,沿谷流下的溪水跌落成瀑,瀑落成潭,潭潭相連,構(gòu)成了桃花谷山靈水秀的峽谷風(fēng)韻。
· 琴臺
傳說姜子牙輔佐武王克紂,商亡周立,姜子牙功成身退,云游至五行山(太行山),被此處的山光水色所陶醉,盤石而坐,架起琴臺琴案,在此彈奏高山流水樂曲。
如今寬大的“琴臺石”猶在,潺潺的流水聲,宛如古琴奏出的遺韻,在峽谷中美妙回旋。
· 桃花潭
桃花潭由上、下兩潭組成,其中下潭又稱黃龍?zhí),兩潭以瀑布相連,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桃花潭以水深聞名,登臨橫跨瀑水之間的仿生拱橋,可見潭水深幽,宛如鑲嵌在峽谷中的翡翠,讓人贊嘆連連;黃龍?zhí)端婕s2300㎡,一條從山中傾瀉而出的瀑布,在此沖開束縛,激蕩起淼淼的水霧,潭面經(jīng)?梢娖卟屎绻。
· 步云棧道
原本無路,現(xiàn)在所看到的仿生棧道最早建設(shè)于80年代末期,該處棧道全長360米,游客貼石而行,蜿蜒而上,仿佛正在步入云端,膽量稍小的游客難免腿腳發(fā)軟,登臨棧道頂端,則可俯看谷底風(fēng)景,草木森森、水光粼粼,正所謂“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
· 瀉玉
系指從山谷之間奔流而下的瀑布,猶如萬斛珠璣滾落于此,又似翠玉散落此間,瀑布高約18米,寬僅2米,水量豐沛季節(jié),盡展“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氣勢;而在平時,則有山澗小溪的優(yōu)雅靈動。
· 飛龍峽
沿瀉玉瀑布的石階而上,即到飛龍峽,一條蜿蜒曲折的峽谷水廊,峽谷寬度約6~15m,長度約300m,就像一條匍匐而行的巨龍,置身谷底,周圍峭壁千仞,涼風(fēng)習(xí)習(xí)。在景區(qū)的入口的180米的崖壁上,刻有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張海題寫的“飛龍峽”三個大字。
· 含珠
桃花溪流經(jīng)此處,被峽谷峭壁之間的一塊懸石分割,該石頭為玄武巖質(zhì)地,歷經(jīng)多年,已經(jīng)被沖刷地圓潤光滑,宛若龍口含珠,一襲流動的瀑水,與側(cè)面巖壁上“吐翠”二字相映成趣,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那神秘莫測的龍宮。
· 日月流泉
“日月流泉”四個字篆刻于一塊谷中巨大的孤石,水流淙淙,不舍晝夜。而刻字的這塊巨石,上部長滿茸茸的細長野草,遠遠望去,宛如一頭蹲坐在這里的雄獅。
這里建有可供游客休憩的檐廊,信步走到水邊,用無塵的山泉洗滌疲憊的身心,回望一下來時的路徑,頓時感嘆時光催人。
· 碧溪
碧溪景點的起點是一組連續(xù)的跌水,水流沿石級層層流下,泛起粼粼的水光,經(jīng)過一處淺潭,水流緩緩地鋪開在寬闊的水面,水中垂柳依依,碧波蕩漾,好像從雄偉的太行山一步邁入了俏麗的江南。
· 水云間
水云間是一處架設(shè)在山溪之中的九折玻璃橋,長48米,寬2米。蒞臨其間,圍繞游客的是高山流水、白云藍天,盡管山水無言,但人在云水之間,心境宛如水晶般澄明,最適合兩情相許的戀人在此互訴真情。
· 二龍戲珠
該景點位于景區(qū)的中程,由兩股瀑布和瀑下深潭組成,自每年的6月中旬至9月,可見兩股瀑布同時注入深潭,宛如在水中嬉戲的兩條矯捷的白龍。潭水深約12米,是億萬年來水流長期沖刷的結(jié)果,潭水清澈宜人,蒼翠奪目,是連接在桃花溪中的一顆溫潤的碧玉。
· 風(fēng)月橋
風(fēng)清月明賞花溪,跨過風(fēng)月橋,即由桃花溪的左岸來到了右岸,該橋采用全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橫跨桃花溪水,橋下水流淙淙、周邊風(fēng)景秀麗,是峽谷內(nèi)較為開闊的地帶。橋名“風(fēng)月”,取其美好之意,而與子攜手同游桃花谷,更感覺無限美好。
· 花溪棧道
花溪棧道全長220米,沿途上方遍布桃樹,每逢春季,桃花盛開季節(jié),飄零的花瓣散落水中,鋪滿水面,一條花溪棧道,詮釋了境由心生,歡喜者看到了映日桃花別樣紅;思慮者則看到了“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走過了花溪棧道,就將進入瀑水相連的九連群瀑區(qū)域。
· 九連瀑
九連瀑非指一處瀑布,而是指該區(qū)域的瀑布群,在古代漢語中“九”用來形容數(shù)量多,在九連瀑中潭連瀑、瀑連潭、潭瀑相連,由于落差和地形不同,呈現(xiàn)出姿態(tài)各異的瀑布形態(tài),相映成輝。
· 九連瀑布
九連瀑布是桃花谷景區(qū)的高潮和終點,是太行大峽谷的重要景點,瀑布寬約50余米,落差28米,形似貴州黃果樹瀑布,是太行大峽谷中最寬的瀑布,枯水季節(jié),浣浣溪流沿著崖壁的青苔落入潭中;到了夏季,充沛的水量橫鋪直泄,激蕩起丈高浪花,猶如卷起千堆雪。
· 柳苑
柳苑建在九連瀑的上游一處寬闊的觀景平臺,在此回首,可見一塊山石安置于水面,篆刻“無欲”二字,觀景臺上廣種柳樹,人稱“先生柳”,用以紀念陶淵明。五柳先生清高俊逸,隱逸田園的形象,深深契合“無欲無求”的精神境界。在此吟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佳句,更將桃花谷的清雅脫俗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 桃花塘
桃花塘是依托桃花溪修建的一處水面,是桃花溪上串聯(lián)的一顆美麗玉珠,桃花溪水量時空分配不均,桃花塘起到了以豐補歉的調(diào)劑作用。盛夏季節(jié),登臨塘壩頂端,河道的微風(fēng)輕拂面孔,淙淙的水流從腳下流過,扶欄依立在大自然中,恍如回到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