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鮮花盡芬芳,捷報頻傳喜氣揚。記者了解到,近日,中國林學會公布了“2023年度自然教育優(yōu)質(zhì)活動課程”征集結(jié)果,由鄭州綠博園選送的自然教育課程《異木奇真一睹芳容 愛草護花知行合一》《大自然的染色工》榮獲“2023年度自然教育優(yōu)質(zhì)活動課程”榮譽。
愛綠護綠:《異木奇真一睹芳容 愛草護花知行合一》課程回顧
銀杏跨越上億年的時間只為和我們相見,課堂上,同學們自己拼接了銀杏模型,團隊共同把“營養(yǎng)物質(zhì)”從一棵“銀杏”運送到另一棵“銀杏”上。他們以特殊的形式,為保護瀕危植物貢獻自己力量,也明白了保護植物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任何事情停留在口頭上都是不行的,關(guān)鍵在于付諸行動。學生們漫步林間小路,聽鶯啼鳥囀,看柳綠花紅,共繪一幅愛綠護綠的畫卷,簽上名字以表自己會保護植物,愛護花草樹木的決心。
非遺傳承:《大自然的染色工》課程回顧
紅色的茜草、黃色的梔子、藍色的板藍根、茶葉的茶色……多種顏色把大自然妝點的色彩斑斕,這是大自然的巧奪天工,是植物所呈現(xiàn)的五彩繽紛。孩子們化身探尋家,一同去探索山川草木,找尋大自然的染色工。
一塊方巾,一口染缸,一抹靛藍,一根繩勾勒一片風景,以色彩渲染大地,開出絢爛的文化之花。孩子們學習了傳統(tǒng)扎染工藝,動手制作扎染作品,與大自然的染色工心與心的交流,感受自然的色彩魔法。
植物色彩的魔法不止扎染一種,還有可直接染色的敲拓染。孩子們把原汁原味的花草,拓染在紙張上,制成植物的拓染圖譜,封存起那些美麗的花容影像。
鄭州綠博園將始終秉承“讓文化自然傳承、讓教育自然發(fā)生”的理念,一心一意地做到一以貫之踐教育、一門心思抓課程、一口同音聚合力、一往無前擔使命。將通過更多優(yōu)質(zhì)研學課程,配套系統(tǒng)教育手段,讓更多青少年在花香鳥語、林木參天的環(huán)境中有效采集、整理、編織和學習自然信息,形成獨立邏輯思維,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有效聯(lián)結(jié),從而維護青少年智慧成長、身心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