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可盡享山川河流四季輪轉,也可以遇見原汁原味的中國功夫。
8月15日,2024中國功夫之旅品牌推廣協(xié)作體年會在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舉行,來自全國各省市的嘉賓代表相聚于此,共同謀劃中國功夫的品牌建設。
年會結束后,來自河南、河北、江蘇、福建、山東、湖北、廣東、四川八省的協(xié)作體代表組成的采風團一行,在河南這個功夫圣地開啟了一場為期兩天的“功夫之旅 ”。
“我看到了中國功夫的無限魅力”
8月16日至17日,采風團先后前往少林寺景區(qū)、少林塔溝教育集團、溫縣陳家溝、云臺山景區(qū)等地,調研了“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等功夫文旅項目,深度感受了功夫康養(yǎng)、功夫研學、功夫非遺等體驗項目,領略功夫文化的多元內涵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
在少林塔溝武術學校內,學員們全方位展示了少林武術中的不同套路,包括拳術、棍術、刀術、槍術等,將武術的震撼性與藝術的欣賞性有機結合在一起,引起采風團掌聲連連。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榮麗對少林功夫印象頗深,她說,“我要特別對登封少林功夫‘點贊’,果然名不虛傳!少林功夫在中國功夫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這次采風,我看到了中國功夫的無限魅力。”
位于焦作市溫縣的陳家溝是陳氏太極拳的發(fā)源地,陳氏太極拳十二代代代相傳,遠近聞名。
采風團先后到太極拳祖祠、中國太極拳博物館、太極全域劇場、楊露禪學拳處進行參觀,聽取有關介紹,深入了解太極拳文化的發(fā)展歷史和獨特魅力。
在太極拳祖祠,采風團瞻仰了太極拳始祖陳王廷銅像,參觀了拳譜堂和祖師堂,了解到太極拳起源和發(fā)展歷史;在中國太極拳博物館,采風團了解了太極拳與傳統(tǒng)武術、氣功、中醫(yī)經(jīng)絡的內在聯(lián)系,對太極拳歷史、理論和技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太極全域劇場采用實景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方式,圍繞360度旋轉舞臺,上演了一場亦真亦幻的太極拳表演。
伴隨著扣人心扉的太極鼓樂,只見高臺上四位武者一招一式一氣呵成,或有招式轉換,也似筆斷意連,盡顯功夫魅力。舞臺充斥著水墨、留白元素等東方意境美,讓觀眾在動靜之間感受太極文化。
來自四川的協(xié)作體代表——四川省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jīng)理陳洪濤認為,血脈根系是文化的自信,太極拳既能強身健體,也能陶冶情操,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名片,是中國與世界交流的紐帶。
“功夫是閃亮的,中國的文化自信是磅礴的。我相信代代相傳的陳氏太極拳會在中國、在世界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陳洪濤說。
八省“聯(lián)盟”再聚首,共謀發(fā)展之道
2017年11月,河南、河北、江蘇、福建、山東、湖北、廣東、四川共同發(fā)起成立了中國功夫之旅品牌推廣協(xié)作體,并將秘書處常設河南。
本次活動是繼2019年后,時隔四年協(xié)作體的再次聚首。
中國人的“英雄宇宙”——金庸小說中,天下豪俠齊聚華山論劍,爭的是天下第一的名號。而這一次,各路英雄在嵩山再聚首,論的卻是如何更好地協(xié)同合力、共謀發(fā)展之道。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榮麗表示,中國功夫在河北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許多功夫流派都能在河北看到,邯鄲的永年太極與河南陳家溝太極文化有很深的歷史淵源,這為我們提供了協(xié)作的契機。未來我們還要通過協(xié)作體,把中國功夫繼續(xù)傳承好、弘揚好,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王洪舟說,來河南參加這個活動感觸頗深,未來江蘇也可以將功夫與其他領域進行融合發(fā)展,如“功夫+研學”、“功夫+體育”、“功夫+康養(yǎng)”等,未來肯定會大有前途。
“四川功夫底蘊也很深厚,有青城派、峨眉派等功夫流派,深受老百姓的喜愛。相信通過協(xié)作體的合作,四川將成為極為重要的功夫旅游目的地。未來我們8個省會集中力量共同打造產(chǎn)品,串珠成鏈,通過一系列‘功夫+’,組合更多適合不同人群的文旅產(chǎn)品,繼續(xù)把中國功夫推廣好,做大功夫產(chǎn)業(yè)。”陳洪濤說。
功夫之旅品牌推廣協(xié)作體成立以來,始終秉承“市場共拓、品牌共創(chuàng)、價值共享、協(xié)作發(fā)展”的理念,積極推進中國功夫旅游傳出去,吸引國外旅游客商走進來,大大提高了我國功夫旅游產(chǎn)品在海內外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來自八省的力量如同一條條堅韌的絲線,交織在一起,編織出一個強大的 “朋友圈”,共同助力中國功夫的推廣,為中國功夫品牌推廣搭建平臺。
展望未來,中國功夫之旅品牌推廣協(xié)作體的 “朋友圈” 將繼續(xù)發(fā)揮強大的作用,不斷創(chuàng)新推廣方式、拓展推廣渠道、加強國際合作,讓中國功夫成為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紐帶,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國功夫的無窮魅力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