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濤溝:溝前說法臺蒼翠如黛,聳立于兩山之間,環(huán)繞于澗水之中,夏秋季節(jié)常有彩虹升起,景色之美,如詩如畫。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所稱綿山石桐水,千回百轉(zhuǎn),飛流激蕩,在十里仙谷內(nèi),形成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瀑布百十余處,有如鑲嵌在茂林和蘆葦叢中的一串串碧玉。漫步其間,使人仿佛置身于撲朔迷離、神奇莫測的南國水鄉(xiāng)之中。
古藤谷:俗名溪水溝。此處為北方罕見的原始古藤遮天蓋地,形成形態(tài)各異的藤景奇觀,生長著各種山珍野果。天然造化的奇巖怪石酷似各種靈性動物。飛泉掛瀑從天而降,溪流涌泉隨處可見。珍貴的石刻遺跡有唐玄宗、賀知章、令狐楚、文彥博、張煊等。
天橋: 此處為長300余米,寬不足1米的云中棧道。上離山頂200余米,高出云表;下距溝底300余米,懸于半空。多云天氣漫步橋頭,人從橋上過,云在腳下涌,平步青云,飄飄欲仙;仡^望柏龍、兔橋等景觀神奇,更有中國最險絕的軍事要塞石勒寨和唐太宗李世民為感恩太上老君所建的洞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