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國家文物局印發(fā)《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河南共有145處文物上榜,其中濮陽市有2處,分別是回鑾碑(編號1022)和唐兀公碑(編號為1297)。
回鑾碑位于濮陽縣御井街上的澶淵之盟紀念館內(nèi),始建于北宋;罔幈登嗪谏|(zhì),無碑首,長方形。碑文為宋真宗所賦《契丹出境》詩,相傳由宰相寇準書寫,字大如掌,蒼勁挺拔,秀麗流暢;罔幈撬芜|歷史事件澶淵之盟的唯一見證物,2019年10月7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回鑾碑 濮陽日報社供圖
唐兀公碑(資料圖) 濮陽日報社供圖
唐兀公碑坐落在濮陽縣柳屯鎮(zhèn)楊十八郎村南,上刻“大元贈敦武校尉軍民萬府百夫長唐兀公碑”,碑文記述墓主自唐兀臺至唐兀閭馬、達海、崇喜等歷代情況,是蒙漢兩族融合的實證,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2006年5月25日,唐兀公碑作為元代石刻,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濮陽日報記者 袁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