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fā)乎情而施乎藝也。乃文學之祖,藝術之根。”
中國是詩詞的國度,悠悠中華歷史,詩詞綿延不絕。“古詩文經典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基因”。龍門石窟作為中原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古韻今風在這里交融,孕育出熠熠生輝的龍門文化。自古描寫龍門地區(qū)的詩詞不勝枚舉,作為龍門文化的活化石,這些傳承千年的龍門詩詞,如涓涓伊水般浸潤、滋養(yǎng)著萬千河洛兒女的血脈心靈,閃耀著燦爛輝煌的文明之光。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古往今來,像白居易、李白、杜甫、劉禹錫、蘇軾、韋應物……無數(shù)文人雅士都留下過贊美龍門的詩篇,這些詩詞不僅記錄下了龍門地區(qū)的優(yōu)美風光,更蘊含了詩人豐富的情感:
“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通過白居易這短短12個字,就把龍門地區(qū)絕美的風光表達的淋漓盡致。
“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慮。”龍門的景色已經美的不可方物,令游人忘卻了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