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間能看啥?
維修期間,博物院主展館內的4000多件文物絕大多數將被搬入庫房。不過,如同2009年閉館時曾在東臨廳推出中原瑰寶文物展一樣,今年7月14日起,隨著主展館的封閉,該院西配樓臨時展廳將舉辦“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寶展”。
據河南博物院陳列部主任李琴介紹,這次展覽從原有展品中精心篩選出145件列展,其中包括“九大鎮(zhèn)院之寶”中的5件,分別是賈湖骨笛、杜嶺方鼎、玉柄鐵劍、武曌金簡和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這也意味著,大名鼎鼎的蓮鶴方壺、云紋銅禁、婦好鸮尊、四神云氣圖壁畫可能在一年半內無法與觀眾見面,但這些寶貝特別是其中的四神云氣圖壁畫也終于可以騰出時間“休息”,做做“保養(yǎng)”。展出期間,河南博物院也會根據情況調整展出文物。

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
需要提醒觀眾的是,因為西配樓展館面積有限,一個小時內入館觀眾將被限制在300人以內,并禁止外單位導游在展廳內講解及使用擴音設備。
而對于文物大規(guī)模“搬家”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李琴表示,國內多數博物館的陳列系統(tǒng)通常8至10年就要進行升級改造,就此方面與同行的經驗交流很多,而河南博物院的文物最近20年經歷過兩次搬遷,1998年老館搬新館以及2009年閉館改造,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搬家經驗”,安全問題不用擔心。
別的活動還有啥?
除去主展館的常設展覽,博物院此前還有諸多臨時展覽以及中原國學講壇、歷史教室、古樂表演等粉絲眾多的教育互動、表演項目,主展館封閉,這些活動是否受影響?

杜嶺方鼎
據丁福利介紹,中原國學講壇、歷史教室等活動仍將繼續(xù),而華夏古樂團演出時間將做調整,改為每周六、周日上午11:00在西配樓二層多功能廳各演出一場。同時,河南博物院主辦或承辦的臨時展覽將在河南省美術館展出,目前已經舉辦了《紀念紅旗渠通水50周年攝影展》,《敝帚自珍——豐子愷漫畫展》正在展出。
而為了在閉館期間讓文物得到更多“曝光率”,除去“大象中原”展覽鎮(zhèn)守大本營,該院部分文物將開啟環(huán)游模式。丁福利說:“目前,已經確定會在半年內啟動在江西、浙江、新疆、北京、臺灣以及意大利、塞浦路斯舉行的共計8個中原文物展覽,這在博物院歷史上也是第一次同時有這么多展覽走出去。”